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36268514发布日期:2023-12-06 17:11阅读:6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微型发光二极管
(
例如
micro led)
显示面板因其发光效率高

结构紧凑

可靠性优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各类显示领域中

3.目前,为实现该类显示面板的触控功能,一般是采用外挂的方式在显示基板外侧设置触控基板,但两个基板叠加会导致模组整体厚度较大,尤其是在可穿戴显示产品中,会极大地抵消
micro led
显示技术所具有的轻薄优势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实现显示面板的触控集成化设计,使其模组更加轻薄

5.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6.电路层;
7.发光器件层,位于所述电路层的一侧,包括垂直发光二极管;
8.触控结构,所述触控结构中的部分位于所述发光器件层与所述电路层之间,和
/
或,所述触控结构中的部分位于所述发光器件层远离所述电路层的一侧

9.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10.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是将用于实现触控功能的触控结构的膜层集成在了显示基板的内部,这样就无需再在显示基板的外侧设置单独的触控基板了,进而有助于减小显示模组的整体厚度,使显示模组更加轻薄

12.但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在实现触控集成化设计时,还综合考虑了以下几点:
13.首先,本发明实施例是选择将触控结构的膜层置于了发光器件层与电路层之间和
/
或发光器件层远离电路层的一侧,相较于将触控结构的膜层置于电路层内部,上述膜层位置可以减小触控结构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距离,使触控结构对手指触摸或触控笔触摸的感知更加明显,触摸所引起的信号变化会更容易被识别出来

14.其次,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是利用垂直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元件,由于该类垂直发光二极管中的两个电极位于不同侧,因此,相较于两个电极位于同一侧的发光二极管来说,该类垂直发光二极管在平行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截面积可以做至更小,那么,在像素密度一定的条件下,垂直发光二极管之间的间距就可做至更大,以使垂直发光二极管之间具有足够的布线空间

这样,在选择将触控结构的膜层置于发光器件层与电路层之间和
/
或发光器件层远离电路层的一侧时,就可以将触控结构的膜层尽可能的设计在垂直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这部分空间内,例如可以使触控结构的膜层与垂直发光二极
管不交叠,一是避免触控结构影响垂直发光二极管上下两侧的原有布线
(
例如垂直发光二极管下方的搭接电极和垂直发光二极管上方的第二电源线
)
,二是避免触控结构遮挡垂直发光二极管的正常出光,以使显示面板具有更优的触控集成化设计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图;
18.图3为图2沿
a1-a2
方向的一种剖视图;
19.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俯视图;
20.图5为图4沿
b1-b2
方向的一种剖视图;
21.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结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图6沿
c1-c2
方向的一种剖视图;
23.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
24.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俯视图;
25.图
10
为图2沿
d1-d2
方向的一种剖视图;
26.图
11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俯视图;
27.图
12
为图
11
沿
e1-e2
方向的一种剖视图;
28.图
13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俯视图;
29.图
14
为图4沿
f1-f2
方向的一种剖视图;
30.图
15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俯视图;
31.图
16
为图
15
沿
g1-g2
方向的一种剖视图;
32.图
17
为图6沿
h1-h2
方向的一种剖视图;
33.图
18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俯视图;
34.图
19
为图
18
沿
i1-i2
方向的一种剖视图;
35.图
20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俯视图;
36.图
21
为图
20
沿
j1-j2
方向的一种剖视图;
37.图
22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俯视图;
38.图
23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俯视图;
39.图
24
为图
23
沿
k1-k2
方向的一种剖视图;
40.图
25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俯视图;
41.图
26
为图
25
沿
l1-l2
方向的一种剖视图;
42.图
27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俯视图;
43.图
28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俯视图;
44.图
29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俯视图;
45.图
30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
46.图
31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
47.图
32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
48.图
33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
49.图
34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工艺流程图;
50.图
35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1.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52.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5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54.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
/
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
/
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5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截面示意图,显示面板包括电路层
1、
发光器件层2和触控结构
3。
56.其中,发光器件层2位于电路层1的一侧,发光器件层2包括垂直发光二极管4,该类垂直发光二极管4的两个电极分别位于相对两侧,具体地,参见图1,垂直发光二极管4包括第一极5和第二极6,第一极5靠近电路层1,第二极6远离电路层
1。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垂直发光二极管4具体可为
micro led。
57.触控结构3中的部分位于发光器件层2与电路层1之间,和
/
或,触控结构3中的部分位于发光器件层2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

为便于理解,图1中将触控结构3中位于发光器件层2与电路层1之间的部分用附图标记
3-1
表示,将触控结构3中位于发光器件层2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的部分用附图标记
3-2
表示

58.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是将用于实现触控功能的触控结构3的膜层集成在了显示基板的内部,这样就无需再在显示基板的外侧设置单独的触控基板了,进而有助于减小显示模组的整体厚度,使显示模组更加轻薄

59.但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在实现触控集成化设计时,还综合考虑了以下几点:
60.首先,本发明实施例是选择将触控结构3的膜层置于了发光器件层2与电路层1之间和
/
或发光器件层2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相较于将触控结构3的膜层置于电路层1内部,上述膜层位置可以减小触控结构3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距离,使触控结构3对手指触摸或触控笔触摸的感知更加明显,触摸所引起的信号变化会更容易被识别出来

61.其次,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是利用垂直发光二极管4作为发光元件,由于该类垂直发光二极管4中的两个电极位于不同侧,因此,相较于两个电极位于同一侧的发光二极管来说,该类垂直发光二极管4在平行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截面积可以做
至更小,那么,在像素密度一定的条件下,垂直发光二极管4之间的间距就可做至更大,以使垂直发光二极管4之间具有足够的布线空间

这样,在选择将触控结构3的膜层置于发光器件层2与电路层1之间和
/
或发光器件层2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时,就可以将触控结构3的膜层尽可能的设计在垂直发光二极管4之间的这部分空间内,例如可以使触控结构3的膜层与垂直发光二极管4不交叠,一是避免触控结构3影响垂直发光二极管4上下两侧的原有布线
(
例如垂直发光二极管4下方的搭接电极9和垂直发光二极管4上方的第二电源线
pvee)
,二是避免触控结构3遮挡垂直发光二极管4的正常出光,以使显示面板具有更优的触控集成化设计

6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图,触控结构3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7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8,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触控电极7和第二触控电极8交叠

结合图3和图
10
,第一触控电极7的至少部分位于发光器件层2与电路层1之间,和
/
或,第二触控电极8的至少部分位于发光器件层2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

63.上述触控结构3是利用第一触控电极7和第二触控电极8之间产生的互容或磁场来实现对触摸位置的检测的

以触控结构3进行电容触控为例,基于该触控结构3中膜层位置的设置方式,第一触控电极7的至少部分和第二触控电极8的至少部分之间可间隔有发光器件层2,由于发光器件层2中包含高度尺寸较大的垂直发光二极管4,因此,发光器件层2的整体厚度也会较大,例如会大于
10
μm,这样一来,就可以降低第一触控电极7和第二触控电极8在交叠位置处的耦合

因第一触控电极7和第二触控电极8是利用侧边电容来进行触控检测,因此,降低第一触控电极7和第二触控电极8在交叠位置处的耦合后,可以减小二者之间的垂直电容,进而避免二者垂直电容过大而造成二者所形成的整体电容过大

这样,当手指触摸屏幕引起电容发生变化时,该电容变化量就可以明显反应到第一触控电极7和第二触控电极8之间所具有的初始电容上,以使该电容变化量被精准地检测出来

64.针对触控结构3中的第一触控电极7,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结合图2和图3,图3为图2沿
a1-a2
方向的一种剖视图,电路层1包括驱动电路8,驱动电路8通过搭接电极9与垂直发光二极管4电连接,搭接电极9位于电路层1与发光器件层2之间

65.更为具体的,驱动电路8包括晶体管
10
,晶体管
10
包括有源层
p、
栅极
g、
源极s和漏极
d。
此外,电路层1还包括第一绝缘层
11、
第二绝缘层
12
和第一平坦化层
13。
搭接电极9位于第一平坦化层
13
与发光器件层2之间,搭接电极9一方面与晶体管
10
电连接,另一方面还通过共晶部
14
与垂直发光二极管4的第一极5电连接,以此来形成驱动电路8与垂直发光二极管4之间的信号传输通路

66.其中,第一触控电极7包括沿第一方向
x
延伸的第一电极条
15
,第一电极条
15
与搭接电极9同层设置

进一步地,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搭接电极9与垂直发光二极管4交叠,第一电极条
15
与垂直发光二极管4不交叠

67.如前所述,受电极位置的影响,垂直发光二极管4在平行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截面积可以做至更小,相应地,相邻垂直发光二极管4之间的间距会稍大一些,而由于搭接电极9为与垂直发光二极管4一一对应的块状结构,因此,搭接电极9之间的间距也相应的会大一些

基于此,通过将第一电极条
15
设置在搭接电极9这一层,一方面可以利用显示基板中原有的金属层来形成第一电极条
15
,无需增加额外的构图工艺,另一方面也可以保
证第一电极条
15
能具有足够的线宽,有助于降低第一触控电极7的负载,进而降低第一触控电极7上传输的信号的压降

68.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结合图2和图3,第一触控电极7和第二触控电极8用于进行电容触控

第一触控电极7包括多个第一电极条
15
,第一触控电极7还包括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多个第二电极条
16
,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
x
相交,第一触控电极7呈网格状或栅状,并且,第二电极条
16
与搭接电极9同层设置

进一步地,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二电极条
16
与垂直发光二极管4不交叠,第一电极条
15
和第二电极条
16
横纵交叉所形成的网孔中暴露有一个或多个垂直发光二极管
4。
69.上述结构中,第一触控电极7和第二触控电极8中的一个为驱动电极,另一个为感应电极,该种设置可以实现电容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集成化设计,以减小该类显示模组的厚度

70.而且,结合前述分析可知,搭接电极9之间的间距较大,因此,第二电极条
16
也置于搭接电极9这一层时,同样可以保证第二电极条
16
也能具有足够的线宽

并且,相较于仅利用两个第二电极条
16
将多个第一电极条
15
首端相连

末端相连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利用多个第二电极条
16
与第一电极条
15
形成网格状结构或栅状结构,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第一触控电极7的整体负载,以进一步减小信号压降

71.此外,该种第一触控电极7的全部均置于同一层,第一触控电极7的膜层设计也会更加简单

72.或者,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俯视图,图5为图4沿
b1-b2
方向的一种剖视图,第一触控电极7和第二触控电极8用于进行电磁触控

第一触控电极7包括两个第一电极条
15
,第一触控电极7还包括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一个第二电极条
16
,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
x
相交,第二电极条
16
与两个第一电极条
15
的端部连接,以使第一触控电极7呈u型结构,并且,第二电极条
16
的至少部分与搭接电极9同层设置

进一步地,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二电极条
16
与垂直发光二极管4不交叠

73.上述结构中,第一触控电极7和第二触控电极8中的一个为发射线圈,另一个为接收线圈,该种设置可以实现电磁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集成化设计,以减小该类显示模组的厚度

74.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结构3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沿
c1-c2
方向的一种剖视图,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第一触控电极7中的第二电极条
16
与至少另一第一触控电极7中的第一电极条
15
交叠

其中,至少部分第二电极条
16
包括与第一电极条
15
不交叠的第一子部
17
和与第一电极条
15
交叠的第二子部
18
,第一子部
17
与搭接电极9同层设置,第二子部
18
与搭接电极9异层设置

75.在第一触控电极7中两个第一电极条
15
之间的间距一定的条件下,通过使至少部分第一触控电极7交叠,可以增大显示面板中所能设置的线圈数量,有助于提高触控精度

76.此外,关于第二电极条
16
中第二子部
18
的膜层位置,在一种设置方式中,第二子部
18
可以位于发光器件层2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或者,在另一种设置方式中,第二子部
18
也可以位于电路层1内,例如可以与晶体管
10
的源极s或漏极d同层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是
以第二子部
18
位于发光器件层2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为例进行的示意

77.当第一触控电极7中沿第一方向
x
延伸的第一电极条
15
与搭接电极9同层设置时,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8和图9所示,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俯视图,电路层1包括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一电源线
pvdd
,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
x
相交,第一电源线
pvdd
与驱动电路8电连接
(
图中未示意
)
,用于向驱动电路8提供第一电源电压

78.第一触控电极7中的第一电极条
15
位于搭接电极9所在的金属层时,第一电极条
15
与电路层1中的走线会相距较近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电路层1中第一电源线
pvdd
的延伸方向设置为与第一电极条
15
的延伸方向相交,可以使第一电源线
pvdd
和第一电极条
15
呈横纵交叉排布,这样可以减小第一电极条
15
与第一电源线
pvdd
之间的交叠面积,降低二者的耦合,进而有效降低第一触控电极7和第一电源线
pvdd
之间的信号干扰

79.针对触控结构3中的第二触控电极8,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结合图
2、
图3和图
10
,图
10
为图2沿
d1-d2
方向的一种剖视图,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电源线
pvee
,第二电源线
pvee
沿第二方向y延伸且与垂直发光二极管4电连接,第二电源线
pvee
位于发光器件层2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

80.第二触控电极8包括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三电极条
19
,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
x
相交,第三电极条
19
位于发光器件层2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并且,相邻第三电极条
19
之间间隔有至少一条第二电源线
pvee。
进一步地,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二电源线
pvee
与垂直发光二极管4交叠,第三电极条
19
与垂直发光二极管4不交叠

81.当第二触控电极8中与第二电源线
pvee
同向延伸的第三电极条
19
位于发光器件层2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时,通过使第三电极条
19
位于第二电源线
pvee
之间的间隔中,要么,第三电极条
19
与第二电源线
pvee
同层设置,第三电极条
19
和第二电源线
pvee
相互避让,避免短路,要么,第三电极条
19
与第二电源线
pvee
异层设置,第三电极条
19
不与第二电源线
pvee
交叠,进而第三电极条
19
也就不会对垂直发光二极管4造成遮挡

82.第三电极条
19
位于发光器件层2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时,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结合图
2、
图3和图
10
,第三电极条
19
与第二电源线
pvee
同层设置,此时可利用显示基板中的原有膜层来形成第三电极条
19
,无需增加额外的构图工艺,且显示模组也更加轻薄

83.而且,结合前述分析可知,垂直发光二极管4之间的间距较大,相应的,第二电源线
pvee
之间的间距也会较大,因此,第三电极条
19
置于第二电源线
pvee
这一层时,同样可以保证第三电极条
19
具有足够的线宽,以有助于降低第二触控电极8的负载

84.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电极条
19
与第二电源线
pvee
同层设置时,第三电极条
19
和第二电源线
pvee
可以采用氧化铟锡等透光导电材料形成

85.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结合图
2、
图3和图
10
,第一触控电极7和第二触控电极8用于进行电容触控

第二触控电极8包括多个第三电极条
19
,第二触控电极8还包括沿第一方向
x
延伸的两个第四电极条
20
,第一方向
x
与第二方向y相交,其中一个第四电极条
20
连接多个第三电极条
19
的第一端部,另一个第四电极条
20
连接多个第三电极条
19
的第二端部,第四电极条
20
与第二电源线
pvee
同层设置

进一步地,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四电极条
20
与垂直发光二极管4不交叠

86.该种结构下,第二触控电极8中的第四电极条
20
也与第二电源线
pvee
同层设置,此
时,第二触控电极8的全部仅位于一层中,第二触控电极8的膜层设计更加简单

87.第三电极条
19
位于发光器件层2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时,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
11
和图
12
所示,图
11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俯视图,图
12
为图
11
沿
e1-e2
方向的一种剖视图,第三电极条
19
所在的膜层位于第二电源线
pvee
所在的膜层远离发光器件层2的一侧

第三电极条
19
所在的膜层与第二电源线
pvee
所在的膜层之间间隔有第三绝缘层
60。
88.将第三电极条
19
所在的膜层设置在第二电源线
pvee
所在的膜层远离发光器件层2的一侧,可以消除第三电极条
19
和第二电源线
pvee
膜层位置的相互限制

例如,在设计第二电源线
pvee
时,无需考虑需要在其所在膜层内为第三电极条
19
腾出布线空间,因而可以适当增大第二电源线
pvee
的线宽,以降低第二电源线
pvee
的负载,或者,在设计第三电极条
19
时,第三电极条
19
也无需考虑会与第二电源线
pvee
短路的问题,因而也可以适当增大第三电极条
19
的线宽,以降低第二触控电极8的负载

89.而且,该种设置方式中,第三电极条
19
也无需选用与第二电源线
pvee
相同的材料形成,对第三电极条
19
材料的限制较小,例如,为进一步降低第二触控电极8的负载,第三电极条
19
可采用电阻率较低的金属材料形成

90.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结合图
11
和图
12
,第一触控电极7和第二触控电极8用于进行电容触控

第二触控电极8包括多个第三电极条
19
,第二触控电极8还包括沿第一方向
x
延伸的多个第四电极条
20
,第一方向
x
与第二方向y相交,第二触控电极8呈网格状或梳状,第四电极条
20
与第三电极条
19
同层设置

91.上述结构中,第一触控电极7和第二触控电极8中的一个为驱动电极,另一个为感应电极,该种设置可以实现电容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集成化设计,以减小该类显示模组的厚度

92.当第四电极条
20
位于第二电源线
pvee
所在的膜层远离发光器件层2的一侧时,第四电极条
20
无需考虑与第二电源线
pvee
短路的风险

因此,此时可以在第二触控电极8中设置多个第四电极条
20
,以使第二触控电极8呈负载较小的网格状结构或梳状结构

93.此外,该种第二触控电极8的全部均置于同一层,第二触控电极8的膜层设计也会更加简单

94.进一步地,如图
13
所示,图
13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俯视图,第二触控电极8中相邻第四电极条
20
之间间隔有至少两个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垂直发光二极管
4。
95.由于第四电极条
20
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电源线
pvee
的延伸方向相交,因此,在第四电极条
20
与第一触控电极7的部分交叠位置处,第四电极条
20
与第一触控电极7之间会布设有第二电源线
pvee
,虽然第一触控电极7和第二触控电极8是利用侧边电容进行触控的,第二电源线
pvee
插在交叠的第四电极条
20
与第一触控电极7之间不会对触控产生明显影响,但为了减少该种情况,可以使相邻两个第四电极条
20
之间间隔有至少两个垂直发光二极管4,即,每间隔两行或多行垂直发光二极管4设置一个第四电极条
20。
96.当第三电极条
19
位于发光器件层2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时,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结合图4和图
14
,以及结合图
15
和图
16
,图
14
为图4沿
f1-f2
方向的一种剖视图,图
15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俯视图,图
16
为图
15
沿
g1-g2
方向的一种剖视图,第
一触控电极7和第二触控电极8用于进行电磁触控

第二触控电极8包括两个第三电极条
19
,第二触控电极8还包括沿第一方向
x
延伸的一个第四电极条
20
,第一方向
x
与第二方向y相交,第四电极条
20
与两个第三电极条
19
的端部连接,第四电极条
20
的至少部分与第三电极条
19
同层设置

其中,图4和图
14
是以第三电极条
19
与第二电源线
pvee
同层设置为例进行的示意,图
15
和图
16
是以是第三电极条
19
所在的膜层位于第二电源线
pvee
所在的膜层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为例进行的示意

97.上述结构中,第一触控电极7和第二触控电极8中的一个为发射线圈,另一个为接收线圈,该种设置可以实现电磁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集成化设计,以减小该类显示模组的厚度

98.进一步地,结合图6和图
17
,图
17
为图6沿
h1-h2
方向的一种剖视图,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至少一个第二触控电极8中的第四电极条
20
与至少另一第二触控电极8中的第三电极条
19
交叠

其中,至少部分第四电极条
20
包括与第三电极条
19
不交叠的第三子部
21
和与第三电极条
19
交叠的第四子部
22
,第三子部
21
与第三电极条
19
同层设置,第四子部
22
与第三电极条
19
异层设置

99.在第二触控电极8中两个第三电极条
19
之间的间距一定的条件下,通过使至少部分第二触控电极8交叠,可以增大显示面板中所能设置的线圈数量,有助于提高触控精度

100.此外,关于第四电极条
20
中第四子部
22
的膜层位置,在一种设置方式中,第三电极条
19
与第二电源线
pvee
同层设置时,第四子部
22
可以与搭接电极9同层设置,或者,在另一种设置方式中,第三电极条
19
所在的膜层位于第二电源线
pvee
所在的膜层远离发光器件层2的一侧时,第四子部
22
可以与第二电源线
pvee
同层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是以第三电极条
19
与第二电源线
pvee
同层设置

第四子部
22
与搭接电极9同层设置为例进行的示意

101.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
18
和图
19
所示,图
18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俯视图,图
19
为图
18
沿
i1-i2
方向的一种剖视图,触控结构3包括电极块
23
和连接结构
24
,连接结构
24
与至少部分电极块
23
电连接

其中,连接结构
24
位于发光器件层2与电路层1之间,和
/
或,电极块
23
的至少部分位于发光器件层2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

102.与前述触控结构3不同的是,该种触控结构3中的触控电极为块状结构,可形成自容触控结构或者互容触控结构

通过将连接结构
24
置于发光器件层2与电路层1之间,和
/
或将电极块
23
的至少部分置于发发光器件层2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可以实现该类显示面板的触控集成化设计

103.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再次参见图
18
和图
19
,连接结构
24
包括触控线
25
,一个电极块
23
与至少一条触控线
25
电连接

104.该种结构下的触控结构3包括电极块
23
和触控线
25
,该触控结构3是利用自容触控原理实现了触控检测

105.或者,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
20
和图
21
所示,图
20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俯视图,图
21
为图
20
沿
j1-j2
方向的一种剖视图,连接结构
24
包括跨桥
26
,至少部分相邻的电极块
23
通过跨桥
26
电连接

106.更为具体的,多个电极块
23
包括第一电极块
27
和第二电极块
28。
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多个第三触控电极
29
和沿第一方向
x
排列的多个第四触控电极
30
,第三触控电极
29
包括沿第一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块
27
,第三触控电极
29
中相邻的第一电极块
27

过同层的连通部
61
彼此连通,第四触控电极
30
包括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多个第二电极块
28。
连接结构
24
包括跨桥
26
,第四触控电极
30
中相邻第二电极块
28
之间通过跨桥
26
连接

107.该种结构下的触控结构3包括电极块
23
和跨桥
26
,该触控结构3是利用互容触控原理实现了触控检测

108.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再次参见图
18
~图
22
,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电源线
pvee
,第二电源线
pvee
与垂直发光二极管4电连接,第二电源线
pvee
位于发光器件层2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

其中,电极块
23
所在的膜层位于第二电源线
pvee
所在的膜层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

109.该种设置方式可以消除第二电源线
pvee
和电极块
23
之间的彼此限制,例如,可以将电极块
23
设计为透光的面电极,也可以将电极块
23
设计为不透光的网格电极

而且,在设计第二电源线
pvee
时,无需考虑需要在其所在膜层内为电极块
23
腾出空间,因而可以适当增大第二电源线
pvee
的线宽,,或者,电极块
23
为不透光的网格电极时,电极块
23
中的网格条也无需考虑会与第二电源线
pvee
短路,因而也可以适当增大网格条的线宽

110.或者,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
22
~图
24
所示,图
22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俯视图,图
23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俯视图,图
24
为图
23
沿
k1-k2
方向的一种剖视图,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电源线
pvee
,第二电源线
pvee
与垂直发光二极管4电连接,第二电源线
pvee
位于发光器件层2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

111.其中,电极块
23
呈网格状,电极块
23
包括第一网格条
31
和第二网格条
32
,第一网格条
31
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电源线
pvee
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二网格条
32
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电源线
pvee
的延伸方向相交

第一网格条
31
与第二电源线
pvee
同层设置,第二网格条
32
包括与第二电源线
pvee
不交叠的第五子部
33
和与第二电源线
pvee
交叠的第六子部
34
,第五子部
33
与第二电源线
pvee
同层设置,第六子部
34
与第二电源线
pvee
异层设置

112.结合前述分析可知,第二电源线
pvee
之间的间距较大,因此,第一网格条
31
和第二网格条
32
中的第五子部
33
置于第二电源线
pvee
所在膜层时,可以增大第一网格条
31
和第二网格条
32
中的第五子部
33
所能设置的线宽,以降低电极块
23
的负载

11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关于第二网格条
32
中的第六子部
34
,第六子部
34
可以与搭接电极9同层设置

114.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
25
和图
26
所示,图
25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俯视图,图
26
为图
25
沿
l1-l2
方向的一种剖视图,触控结构3包括第一结构
41
和第二结构
42
,第一结构
41
位于发光器件层2与电路层1之间,第二结构
42
的至少部分位于发光器件层2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

对于至少部分第二结构
42
,第二结构
42
中位于发光器件层2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的部分与第一结构
41
之间具有连接过孔
43
,即,至少部分第二结构
42
与第一结构
41
电连接,连接过孔
43
包括第一连接过孔
45。
115.显示面板包括与垂直发光二极管4相邻的修复区
44
,修复区
44
包括第一修复区
46
,第一连接过孔
45
位于第一修复区
46。
116.其中,修复区
44
是指用于放置备用垂直发光二极管的区域

在显示面板出厂之前,一般会先对显示面板进行点亮测试,以检测显示面板中的垂直发光二极管4是否能够正常发光

当检测到无法正常发光的垂直发光二极管4时,可以在其旁边的修复区
44
内重新绑定备用垂直发光二极管,以利用该备用垂直发光二极管代替损坏的垂直发光二极管4进行发


117.在该种实施方式中,是将一部分修复区
44(
第一修复区
46)
不再用来绑定备用垂直发光二极管,而是用做设置第一连接过孔
45
,这样一来,第一连接过孔
45
就可以不用额外挤占其它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情况下,显示面板中仅存在很少无法正常出光的垂直发光二极管4,甚至是不存在无法正常发光的垂直发光二极管4,也就是说,最终仅有极少的修复区
44
内需要重新绑定备用垂直发光二极管

因此,即使使第一连接过孔
45
占用一部分修复区
44
,使其不再用来绑定备用垂直发光二极管,也几乎不会对显示面板最终的显示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118.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
27
所示,图
27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俯视图,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修复区
44
的连接部
47
,连接部
47(
或修复区
44)
可以在显示区内均匀分布

119.修复区
44
还包括第二修复区
48
,第二修复区
48
为用于容纳备用垂直发光二极管的修复区
44。
连接部
47
包括位于第一修复区
46
的第一连接部
49
和位于第二修复区
48
的第二连接部
50
,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
49
复用为第一结构
41。
120.关于第二连接部
50
,在一种设置方式中,各第二连接部
50
均和与其相邻的垂直发光二极管4所对应的搭接电极9连接在一起,当检测出某个垂直发光二极管4无法正常发光并在其相邻的第二连接部
50
上重新绑定备用发光二极管时,该备用发光二极管就可以接收到其替换的垂直发光二极管4对应的驱动电路8所传输的电压

而对于不需要在其上方重新绑定备用垂直发光二极管的第二连接部
50
,可以利用激光将这部分第二连接部
50
与搭接电极9之间的连接断开

或者,在另一种设置方式中,在对显示面板进行测试之前,各第二连接部
50
均不和与其相邻的垂直发光二极管4所对应的搭接电极9连接在一起,当检测出某个垂直发光二极管4无法正常发光并在其相邻的第二连接部
50
上重新绑定备用发光二极管时,可以利用激光将该第二连接部
50
和坏掉的垂直发光二极管4所对应的搭接电极9连接在一起,以使备用发光二极管可以接收到其替换的垂直发光二极管4对应的驱动电路8所传输的电压

121.由于第二修复区
48
中的第二连接部
50
不再用于重新绑定备用垂直发光二极管,因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这部分第二连接部
50
复用为第一结构
41
,以实现对原有膜层的合理利用

12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再次参见图
25
,垂直发光二极管4包括红色垂直发光二极管
51、
绿色垂直发光二极管
52
和蓝色垂直发光二极管
53。
123.由于绿光对亮度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修复区
46
设定为与红色垂直发光二极管
51

/
或蓝色垂直发光二极管
53
相邻

即,将原本用于放置备用红色垂直发光二极管和
/
或备用蓝色垂直发光二极管的修复区
44
设定为第一修复区
46
,来保证用于放置备用绿色垂直发光二极管的修复区
44
不被占用,这样,当检测到绿色垂直发光二极管
52
发生损坏时,就能保证旁边有位置能够重新绑定备用绿色垂直发光二极管

124.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
28
所示,图
28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俯视图,修复区
44
位于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垂直发光二极管4之间

第一连接过孔
45
包括第一子过孔
54
和第二子过孔
55
,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
x
延伸的第一虚拟线
56
和第二虚拟线
57
,第一方向
x
与第二方向y相交

125.其中,第一虚拟线
56
贯穿第一子过孔
54
,第二虚拟线
57
贯穿第二子过孔
55
,第一虚拟线
56
和第二虚拟线
57
之间不存在其它第一连接过孔
45
,并且,在第一虚拟线
56
和第二虚拟线
57
之间,沿第二方向y至少排列有三个垂直发光二极管4,以避免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第一连接过孔
45
连续占用相邻垂直发光二极管4对应的修复区
44
,进而避免出现连续几个垂直发光二极管4无法正常发光但没有位置能够重新绑定备用垂直发光二极管的情况,进一步弱化第一连接过孔
45
占用修复区
44
对整体显示的影响

126.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
29
所示,图
29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俯视图,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电源线
pvee
,第二电源线
pvee
位于发光器件层2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

127.第二电源线
pvee
包括交替排列的第一子电源线
pvee1
和第二子电源线
pvee2
,第一子电源线
pvee1
与垂直发光二极管4电连接,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二子电源线
pvee2
与修复区
44
交叠

128.第二结构
42
包括电极块
23
,电极块
23
呈网格状,电极块
23
包括第一网格条
31
,第一网格条
31
与第二电源线
pvee
同向延伸且同层设置,第一网格条
31
位于第一子电源线
pvee1
与第二子电源线
pvee2
之间,至少部分第二结构
42
中的第一网格条
31
与第一结构
41
之间具有第一连接过孔
45。
129.在显示面板的工艺制程中,通过设置第二子电源线
pvee2
,重新绑定备用垂直发光二极管后,可以利用第二子电源线
pvee2
向其提供第二电源电压,以保证其能够正常发光

基于该种结构,第一网格条
31
位于第一子电源线
pvee1
与第二子电源线
pvee2
之间且与第一子电源线
pvee1
与第二子电源线
pvee2
同层设置,可以实现第一网格条
31
和第二电源线
pvee
的合理排布

130.在实际产品中,不同颜色的垂直发光二极管4的高度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对此,进一步地,再次参见图
29
,可以将第一网格条
31
与第二子电源线
pvee2
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小于第一网格条
31
与第一子电源线
pvee1
之间的距离,即,使第一网格条
31
更加靠近第二子电源线
pvee2
,这样,无论不同颜色的垂直发光二极管4的高度是否一样,不同垂直发光二极管4所在位置处的发光器件层2的膜层是否平坦,都不会对第一网格条
31
与第一结构
41
之间的垂直间距的一致性产生较大影响,提高第一网格条
31
与第一结构
41
的连接可靠性

131.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结构
42
包括电极块
23
,第一结构
41
包括触控线
25
或跨桥
26。
即,结合图
18
~图
24
,该第一结构
41
可以为上述连接结构
24。
132.示例性的,当电极块
23
位于第二电源线
pvee
所在的膜层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时,电极块
23
为透光的面状电极,结合图
18
,第一结构
41
可以包括触控线
25
,电极块
23
与触控线
25
之间具有第一连接过孔
45
,或者,结合图
20
,第一结构
41
也可以包括跨桥
26
,部分电极块
23
与触控线
25
之间具有第一连接过孔
45。
133.或者,当电极块
23
的部分也可以与第二电源线
pvee
同层设置时,结合图
22
和图
23
,电极块
23
为网格状电极,电极块
23
包括第一网格条
31
,第一网格条
31
与第二电源线
pvee
同向延伸且同层设置,此时,结合图
22
,第一结构
41
可以包括跨桥
26
,部分电极块
23
的第一网格条
31
与跨桥
26
之间具有第一连接过孔
45
,或者,结合图
23
,第一结构
41
也可以包括触控线
25
,电极块
23
的第一网格条
31
与触控线
25
之间具有第一连接过孔
45。
134.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再次参见图
26
,连接过孔
43
包括垂直导电体
58
电连接,
垂直导电体
58
的高度与至少部分垂直发光二极管4的高度相同

135.其中,与垂直发光二极管4的转移工艺类似,垂直导电体
58
也是可以通过转移工艺转移过来的,垂直导电体
58
的一侧通过共晶部
14
与第一结构
41
连接,另一个与第二结构
42
连接

136.需要说明的是,参见图
26
,发光器件层2还包括有机平坦化层
36
和第二平坦化层
37
,有机平坦化层
36
厚度较大,使得连接过孔
43
较深,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利用转移过来的

高度也较大的垂直导电体
58
填充在连接过孔
43
内,以此来连接第一结构
41
和第二结构
42
,使第一结构
41
和第二结构
42
之间具有较高的连接可靠性

并且,通过进一步使垂直导电体
58
的高度与至少部分垂直发光二极管4的高度相同,还可以提高发光器件层2不同位置处的膜层平坦性

137.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再次参见图3,电路层1包括驱动电路8,显示面板还包括搭接电极9,搭接电极9位于电路层1与发光器件层2之间且分别与驱动电路8和垂直发光二极管4电连接,其中,触控结构3的部分与搭接电极9同层设置

进一步地,可以是触控结构3中位于发光器件层2与电路层1之间的这部分均与搭接电极9同层设置

138.示例性的,参见图3和图4,可以是触控结构3包括第一触控电极7和第二触控电极8,第一触控电极7中的第一电极条
15
与搭接电极9同层设置,第一触控电极7中的第二电极条
16
的全部或部分与搭接电极9同层设置

或者,参见图
18
~图
24
,也可以是触控结构3包括电极块
23
和第一结构
41
,第一结构
41
与搭接电极9同层设置

139.如前所述,垂直发光二极管4的电极位置决定了垂直发光二极管4可具有更小的尺寸以及更大的间距,那么相应的,搭接电极9之间也可以具有较大的间距

通过将触控结构3的部分设置为与搭接电极9同层,不仅可以利用显示基板中原有的金属层来形成触控结构3,无需增设其它金属层,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该层触控结构3的线宽,例如增大第一电极条
15、
第二电极条
16
或第一结构
41
的线宽,以实现降低触控结构3的负载

140.进一步地,如图
30
所示,图
30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显示面板还包括保护层
63
,保护层
63
覆盖触控结构3中与搭接电极9同层设置的部分,以利用保护层
63
对与搭接金属同层设置的这部分触控结构3进行保护,避免在转移连接垂直发光二极管4时损伤这部分触控结构3的膜层,而且,也能在转移连接垂直发光二极管4时避免因对位精度等原因导致垂直发光二极管4的第一极5连接到旁边触控结构3的膜层上

141.其中,该保护层
63
可以为由
sinx
等材料形成的无机保护层
63
,保护层
63
可以为整面膜层,仅在共晶部
14
位置处开口,暴露共晶部
14
,以便后续与垂直发光二极管4的第一极5电连接

14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再次参见图3,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电源线
pvee
,第二电源线
pvee
与垂直发光二极管4电连接,第二电源线
pvee
位于发光器件层2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

其中,触控结构3的部分与第二电源线
pvee
同层设置

进一步地,可以是触控结构3中位于发光器件层2远离电路层1一侧的这部分均与第二电源线
pvee
同层设置

143.示例性的,参见图3和图4,可以是触控结构3包括第一触控电极7和第二触控电极8,第二触控电极8中的第三电极条
19
与第二电源线
pvee
同层设置,第二触控电极8中的第四电极条
20
的全部或部分与第二电源线
pvee
同层设置

或者,参见图
22
~图
25
,也可以是触控结构3包括电极块
23
和第一结构
41
,电极块
23
中的第一网格条
31
与第二电源线
pvee
同层设
置,电极块
23
中的第二网格条
32
的部分与第二电源线
pvee
同层设置

144.该种设置方式下,触控结构3中位于发光器件层2远离电路层1一侧的这部分结构仅需利用显示基板中原有的膜层来形成,无需额外增设其它金属层,模组整体厚度会更薄一些

此外,结合前述分析可知,垂直发光二极管4尺寸较小

间距较大,因而第一电源线
pvdd
之间的间隙也会较大,那么,即使触控结构3的部分与第二电源线
pvee
同层设置,也不会对触控结构3中这部分的线宽等带来太大限制

145.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再次参见图
11
~图
13
,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电源线
pvee
,第二电源线
pvee
与垂直发光二极管4电连接,第二电源线
pvee
位于发光器件层2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

其中,触控结构3的部分所在的膜层位于第二电源线
pvee
所在的膜层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

进一步地,可以是触控结构3中位于发光器件层2远离电路层1一侧的这部分均位于了第二电源线
pvee
所在的膜层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

146.示例性的,参见图
11
~图
13
,可以是触控结构3包括第一触控电极7和第二触控电极8,第二触控电极8所在的膜层位于第二电源线
pvee
所在的膜层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或者,参见图
18
~图
21
,可以是触控结构3包括电极块
23
和第一结构
41
,电极块
23
所在的膜层位于了第二电源线
pvee
所在的膜层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

147.基于该种设置方式,触控结构3中位于发光器件层2远离电路层1一侧的这部分可以无需考虑与第二电源线
pvee
短路的风险,因而其线宽

形状等设计可以更加灵活,例如,触控结构3包括电极块
23
,且电极块
23
所在的膜层位于第二电源线
pvee
所在的膜层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时,电极块
23
可以为透光的面状电极,也可以为不透光的网格状电极

148.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
31
所示,图
31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垂直发光二极管4包括出光面
64
和与出光面相交的侧面
65
,侧面
65
的几何中心点o与出光面
64
之间的距离为
d1。
触控结构3包括第一部分
66
,第一部分
66
位于发光器件层2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部分
66
与出光面
64
之间的最小距离为
d2

d2

d1
×
sin30
°

149.第一部分
66
与出光面
64
之间的最小距离
d2
满足上述条件时,可以避免第一部分
66
与垂直发光二极管4的出光面相距过近而对垂直发光二极管4所射出的一些斜向光线造成遮挡,进而保证垂直发光二极管4具有更大的出光角度

150.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
32
所示,图
32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触控结构3包括第一部分
66
,第一部分
66
位于发光器件层2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

显示面板还包括黑矩阵
67
,黑矩阵
67
覆盖第一部分
66
且暴露垂直发光二极管
4。
151.第一部分
66
位于发光器件层2远离电路层1的一侧,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相距较近,对环境光会产生明显的反射,对此,通过在第一部分
66
上方设置覆盖其的黑矩阵
67
,可以利用黑矩阵
67
降低第一部分
66
对环境光的反射,而且,也可以利用黑矩阵
67
来降低相邻垂直发光二极管4之间的光线串扰

152.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
33
所示,图
33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触控结构3用于进行电磁触控,该种触控结构3可参照图4和图
15
位置处对应的说明

显示面板还包括电磁信号反射层
68
,电磁信号反射层
68
位于电路层1远离发光器件层2的一侧,具体可位于衬底
38
背向电路层1的一侧,以利用电磁信号反射层
68
防止电磁信号对显示面板的底部产生干扰和耦合,实现向显示面板的顶部的信号增强

153.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多条第二电源线
pvee
可以通过跨线在显示区外侧连接在一起,以便于多条第二电源线
pvee
上的信号传输

154.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对上述显示面板的一种工艺流程进行示意说明:
155.如图
34
所示,图
34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工艺流程图,在显示面板的工艺制程包括:
156.步骤
s1
:在衬底
38
上形成电路层
1。
157.步骤
s2
:在电路层1上方形成搭接电极9和触控结构3的一部分,搭接电极9与电路层1中的驱动电路
8(
图中未示意
)
电连接

158.步骤
s3
:形成共晶部
14。
159.具体地,可以先在搭接电极9上方形成光刻胶
39
,通过对光刻胶
39
进行刻蚀以暴露出搭接电极9,然后再形成共晶层
40
并使共晶层
40
形成与搭接电极9一一对应的共晶部
14
,最后将光刻胶
39
剥离

160.步骤
s4
:将垂直发光二极管4转移至共晶部
14
上,使垂直发光二极管4与共晶部
14
连接

161.步骤
s5
:形成有机平坦化层
36
和第二平坦化层
37。
162.步骤
s6
:在第二平坦化层
37
上方形成第二电源线
pvee
和触控电极的另一部分,第二电源线
pvee
与垂直发光二极管4电连接

163.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
35
所示,图
35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100。
其中,显示面板
100
的具体结构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当然,图
35
所示的显示装置仅仅为示意说明,该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手机

平板计算机

笔记本电脑

电纸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16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16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