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51255阅读:1157来源:国知局
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发展,现阶段在一些个别应用如qq有启动前进行身份认证的功能,但这都是第三方进行的安全措施。又如,三星有相册的私密模式,即,可以将自己需要隐藏的图片设置为私密模式,这样他人就不可以轻松访问到,不过,这种私密模式还是可以通过文件管理器查看到。

针对具体应用的监控,从系统平台阶段还没有实现,无论是电脑还是移动设备都只是有一个整体的锁定功能,只要在主界面解锁后,整个移动设备的所有应用都会暴露,且被他人查看。这是很多用户所不愿遇到的,也是很多终端用户在使用中的痛点。所以如何实现单个应用的隐私管理,是目前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其可以针对单个应用进行锁定验证,只有通过验证才可以进入对应的隐私模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理方法,所述管理方法包括:判断终端用户所选择的应用是否开启隐私模式;若所述应用已经开启隐私模式,则判断所述终端用户是否通过所述验证方式;若所述终端用户通过所述验证方式,则控制所述终端显示进入所述应用对应的隐私模式;若所述终端用户未通过所述验证方式,则控制所述终端显示进入所述应用对应的戒备模式;若终端用户所选择的应用未开启隐私模式,则控制所述终端直接进入该应用。

在发明的另一个优选例中,判断所述终端用户是否通过所述验证方式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终端用户预先设置的隐私模式的验证方式;判断隐私模式的验证方式是密码方式还是指纹方式;若预先设置的验证方式为密码方式,则提示输入正确密码进入隐私模式;若预先设置的验证方式为指纹方式,则提示验证指纹信息。

在发明的另一个优选例中,若预先设置的验证方式为密码方式,则提示输入正确密码进入隐私模式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终端用户输入的密码字符信息;判断所述输入的密码字符信息与预设的字符信息是否一致;若所述输入的密码字符信息与预设的字符信息一致,则控制所述终端进入隐私模式;若所述输入的密码字符信息与预设的字符信息不一致,则控制所述终端进入戒备模式。

在发明的另一个优选例中,若预先设置的验证方式为指纹方式,则提示验证指纹信息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终端用户的指纹信息;判断所述终端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是否一致;若所述终端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一致,则控制所述终端进入隐私模式;若所述终端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不一致,则控制所述终端进入戒备模式。

在发明的另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戒备模式为系统拦截所述应用启动。

在发明的另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戒备模式为系统拦截所述应用启动的步骤包括:系统拦截所述应用启动;开启前置摄像头并对当前用户拍摄;将拍摄后的照片存入隐私模式的相册应用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管理装置,包括终端监测模块、验证模块及控制模块;所述终端监测模块用于判断终端用户所选择的应用是否开启隐私模式;所述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用户是否通过所述验证方式;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终端显示进入所述应用对应的隐私模式或戒备模式。

在发明的另一个优选例中,所述验证模块包括:屏幕单元,用于获取终端用户的输入的密码字符信息;第一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终端用户输入的密码字符信息与预设的字符信息进行匹配;指纹识别器,用于获取终端用户的指纹信息;第二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终端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

在发明的另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前置摄像头,用于获取所述终端用户的图像信息;存储器,用于储存终端用户的图像信息。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管理装置。

本发明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通过针对单个具体应用进行设置隐私模式的方式,使得终端用户在打开所述应用时,需要进行相应的验证,只有通过验证才可以进行对应应用的隐私模式,若未通过验证,则系统会拦截该应用的启动并对终端当前使用者进行拍照保存,以便终端所有者查看。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管理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提供的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提供的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其具体实施方式、方法、步骤、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图1示出了一种终端的结构框图。本发明的管理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终端,也可以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等等。如图1所示,终端10包括存储器102、存储控制器104,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6、外设接口108、射频模块110、定位模块112、摄像模块114、音频模块116、屏幕118以及按键模块120。这些组件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信号线122相互通讯。

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终端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图1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存储器1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管理方法及装置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06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控制器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存储器102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2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6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终端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处理器106以及其他可能的组件对存储器102的访问可在存储控制器104的控制下进行。

外设接口108将各种输入/输入装置耦合至cpu以及存储器102。处理器106运行存储器102内的各种软件、指令以执行终端10的各种功能以及进行数据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设接口108,处理器106以及存储控制器104可以在单个芯片中实现。在其他一些实例中,他们可以分别由独立的芯片实现。

射频模块110用于接收以及发送电磁波,实现电磁波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与通讯网络或者其他设备进行通讯。射频模块110可包括各种现有的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电路元件,例如,天线、射频收发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加密/解密芯片、用户身份模块(sim)卡、存储器等等。射频模块110可与各种网络如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无线网络进行通讯或者通过无线网络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上述的无线网络可包括蜂窝式电话网、无线局域网或者城域网。上述的无线网络可以使用各种通信标准、协议及技术,包括但并不限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gsm)、增强型移动通信技术(enhanceddatagsmenvironment,edge),宽带码分多址技术(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w-cdma),码分多址技术(codedivisionaccess,cdma)、时分多址技术(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tdma),蓝牙,无线保真技术(wireless,fidelity,wifi)(如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ieee802.11a,ieee802.11b,ieee802.11g和/或ieee802.11n)、网络电话(voiceoverinternetprotocal,voip)、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wi-max)、其他用于邮件、即时通讯及短消息的协议,以及任何其他合适的通讯协议,甚至可包括那些当前仍未被开发出来的协议。

定位模块112用于获取终端10的当前位置。定位模块112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基于无线局域网或者移动通信网的定位技术。

摄像模块114用于拍摄照片或者视频。拍摄的照片或者视频可以存储至存储器102内,并可通过射频模块110发送。

音频模块116向用户提供音频接口,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麦克风、一个或者多个扬声器以及音频电路。音频电路从外设接口108处接收声音数据,将声音数据转换为电信息,将电信息传输至扬声器。扬声器将电信息转换为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音频电路还从麦克风处接收电信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数据,并将声音数据传输至外设接口108中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音频数据可以从存储器102处或者通过射频模块110获取。此外,音频数据也可以存储至存储器102中或者通过射频模块110进行发送。在一些实例中,音频模块116还可包括一个耳机播孔,用于向耳机或者其他设备提供音频接口。

屏幕118在终端10与用户之间提供一个输出界面。具体地,屏幕118向用户显示视频输出,这些视频输出的内容可包括文字、图形、视频、及其任意组合。一些输出结果是对应于一些用户界面对象。可以理解的,屏幕118还可以包括触控屏幕。触控屏幕在终端10与用户之间同时提供一个输出及输入界面。除了向用户显示视频输出,触控屏幕还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用户的点击、滑动等手势操作,以便用户界面对象对这些用户的输入做出响应。检测用户输入的技术可以是基于电阻式、电容式或者其他任意可能的触控检测技术。触控屏幕显示单元的具体实例包括但并不限于液晶显示器或发光聚合物显示器。

按键模块120同样提供用户向终端10进行输入的接口,用户可以通过按下不同的按键以使终端10执行不同的功能。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判断终端用户所选择的应用是否开启隐私模式;

若所述应用已经开启隐私模式,则进入步骤s12:判断所述终端用户是否通过所述验证方式;

若所述终端用户通过验证,则进入步骤s13:控制所述终端显示进入所述应用对应的隐私模式;

若所述终端用户未通过验证,则进入步骤s14:控制所述终端显示进入所述应用对应的戒备模式。

其中,可以但不限于根据终端用户预先设置的其他验证方式进行验证,例如,可以为声纹验证、虹膜验证、人脸识别验证或者可穿戴设备验证等多种验证方法,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也可以是通过以上多种方式的组合验证方式进行验证。

其中,所述密码方式可以为数字密码或者图形密码的方式,用户通过输入预先设定的数字密码,或者画出预先设定的图形密码来进行验证解锁并进入隐私模式。

若所述验证方式为所述指纹验证方式,则是通过指纹识别器进行对用户的指纹识别验证并进入隐私模式。

若所述验证方式为所述声纹验证,则是通过麦克风对用户的声音信息进行验证并进入隐私模式。

若所述验证方式为所述虹膜验证,则是通过前置摄像头对使用者的虹膜进行扫描并验证进入隐私模式,所述人脸识别验证亦是通过前置摄像头对使用者的人脸进行拍摄并进行验证匹配,随后进入隐私模式。

若所述验证方式为所述可穿戴设备验证,则具体包括将可穿戴设备与终端进行蓝牙连接,随后通过靠近终端自动进行匹配验证,匹配验证成功则进入隐私模式。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的管理方法中的判断所述终端用户是否通过所述验证方式的步骤包括:

步骤s21:获取所述终端用户预先设置的隐私模式的验证方式;

步骤s22:判断隐私模式的验证方式是密码方式还是指纹方式;

步骤s23:若预先设置的验证方式为密码方式,则提示输入正确密码进入隐私模式;

步骤s24:若预先设置的验证方式为指纹方式,则提示验证指纹信息。

具体地,如上所述验证方式可以有多种多样,但是最终终端会找到所述终端用户预先设置的验证方式并通过屏幕提示用户进行验证。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终端用户操作及提高安全性,终端用户可以预先设置3种验证方式,所述终端默认三种安全级别,当安全级别为低时,所述终端用户只需3种验证方式中完成一种验证即可进入隐私模式。若安全级别为中时,所述终端用户需要在3种验证方式中任选两种验证方式进行验证,方可进入隐私模式。若安全级别为高时,则所述终端用户在当且仅当3种验证方式全部通过才可进入隐私模式。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管理方法中的若预先设置的验证方式为密码方式,则提示输入正确密码进入隐私模式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获取所述终端用户输入的密码字符信息;

步骤s32:判断所述输入的密码字符信息与预设的字符信息是否一致;

步骤s33:若所述输入的密码字符信息与预设的字符信息一致,则控制所述终端进入隐私模式;

步骤s34:若所述输入的密码字符信息与预设的字符信息不一致,则控制所述终端进入戒备模式。

具体地,所述密码字符不限于文字信息,还可以是图形字符信息,且密码字符的长度优选在四个字符以上,为了提高安全性,所述密码字符可以包含大小写或者数字,且不能与终端用户的身份信息或者手机号一致。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终端用户可以预先设置一条提示信息,用于在遗忘密码字符信息时可以提示自己,便于快速回忆起正确的密码字符信息。

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管理方法中若预先设置的验证方式为指纹方式,则提示验证指纹信息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1:获取所述终端用户的指纹信息;

步骤s42:判断所述终端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是否一致;

步骤s43:若所述终端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一致,则控制所述终端进入隐私模式;

步骤s44:若所述终端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不一致,则控制所述终端进入戒备模式。

具体地,所述终端用户可以预先设置多个指纹信息,届时,只需验证通过一个指纹信息即可。进一步地,所述指纹信息验证方式与所述密码字符信息验证方式可以组合使用,或者所述密码字符验证方式可以作为其他任何一种验证方式的兜底验证方式,即,在其他任一一种验证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指纹信息验证方式,声纹验证方式,虹膜验证方式,人脸识别验证方式及可穿戴设备验证等这些验证方式不通过,或者未能有效进行识别而导致验证不通过的情况下,可以切换为密码验证方式进行验证。

图6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管理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管理方法中的所述戒备模式为系统拦截所述应用启动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1:系统拦截所述应用启动;

步骤s52:开启前置摄像头并对当前用户拍摄;

步骤s53:将拍摄后的照片存入隐私模式的相册应用中。

具体地,所述系统拦截所述应用启动后,直接开启相机并切换至前置摄像头对当前用户(使用者)进行拍照,拍摄后将照片存于隐私模式的相册中,便于所述终端所有人进行查看。进一步地,所述拍摄可以采用快速抓拍或者连拍功能,以便最大限度地,清晰地拍摄下当前使用者。

图7为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一种管理装置,包括终端监测模块61、验证模块62及控制模块63;

所述终端监测模块61用于判断终端用户所选择的应用是否开启隐私模式;

所述验证模块62用于根据所述终端用户是否通过所述验证方式;

所述控制模块63用于控制所述终端显示进入所述应用对应的隐私模式或戒备模式。

其中,终端监测模块61用于判断终端用户所选择的应用是否开启隐私模式。若所述应用已经开启隐私模式,则启动验证模块62对所述终端用户是否通过验证进行校准,随后通知控制模块63进入隐私模式或戒备模式。另一方面,若所述终端检测模块61未检测到所述应用开启隐私模式,则直接启动该应用。

图8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提供的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一种管理装置的验证模块63,包括:

屏幕单元71,用于获取终端用户的输入的密码字符信息;

第一匹配单元72,用于将所述终端用户输入的密码字符信息与预设的字符信息进行匹配;

指纹识别器73,用于获取终端用户的指纹信息;

第二匹配单元74,用于将所述终端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

具体地,所述终端用户在屏幕单元71上输入密码字符,由所述第一匹配单元72将所述终端用户输入的密码字符信息与预设的字符信息相比较匹配,若一致则通过屏幕单元71通知所述终端用户,验证通过,进入隐私模式,或者也可以直接进入隐私模式。若所述第一匹配单元72匹配结果不一致,则通知终端用户验证失败,进入戒备模式,或者也可以直接进入戒备模式。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验证方式为指纹验证,则所述终端用户看到所述屏幕单元71提示验证指纹的信息后,将手指置于所述指纹识别器73上,所述指纹识别器73获取所述终端用户的指纹信息,所述第二匹配单元74将所述终端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若一致,则通过屏幕单元71告知所述终端用户,验证通过,进入隐私模式,或者也可以直接进入隐私模式。若所述第二匹配单元74匹配结果不一致,则通知终端用户验证失败,进入戒备模式,或者也可以直接进入戒备模式。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终端用户采用指纹验证为主,密码验证为辅的方式进行验证时,当所述终端用户指纹验证失败时,则系统自动切换至密码验证方式,具体验证过程如上文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9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提供的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一种管理装置,所述控制模块64包括:

前置摄像头81,用于获取所述终端用户的图像信息;

存储器82,用于储存终端用户的图像信息。

图10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终端包括管理装置90,管理装置90的具体结构请参考图7,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通过针对单个具体应用进行设置隐私模式的方式,使得终端用户在打开所述应用时,需要进行相应的验证,只有通过验证才可以进行对应应用的隐私模式,若未通过验证,则系统会拦截该应用的启动并对终端当前使用者进行拍照保存,以便终端所有者查看。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系统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