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的供热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1167250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应釜的供热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反应釜的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化工领域中大量使用反应釜以进行各种化学反应,而在很多化学反应时需要控制反应温度,这样就需要为反应釜输送热量。现有的供热系统普遍采用锅炉加热水的方式,以热水作为媒介为反应釜提供热能。但是这种结构普遍存在着污染环境和热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化工领域中反应釜的供热系统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更为合理的反应釜的供热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反应釜的供热系统10,包括燃烧器12、热交换器28、水蒸气涡轮机组26;其中燃烧器12连接装有可燃气体的气罐14,且燃烧器12的废气出口端通过排气段20连接气体处理机构38;其中燃烧器12连接空气预热器34以使空气预热器34吸收燃烧器 12燃烧产生的热能,且空气预热器34和排气段20都连接热交换器28以与蒸气涡轮机组26内的液体进行热交换;其中热交换器28包括蒸发器30、过热器32;其中水蒸气涡轮机组26包括第一径向涡轮机52、供热机构24、再热器54、第二径向涡轮机56、水池48、泵50;其中泵50连接水池48以将水泵入热交换器28进行热交换形成水蒸气,水蒸气通过第一径向涡轮机52 输送到为反应釜64供热的供热机构24的入口,且供热机构24的出口通过第二径向涡轮机56连接水池48以将在反应釜64换热后的水输送回水池48。

其中,还包括用于存储燃料的燃料罐14,燃料罐14通过设有气阀46的燃料管路连接燃烧器12。

其中,还包括控制机构44,控制机构44连接气阀46以控制控制所述气阀46的开合;其中控制机构44连接设置于水池48内的液位计以根据水池 48内的水位控制所述气阀46开合。

其中,还包括数据处理芯片66,所述液位计通过数据处理芯片66连接控制机构44。

其中,所述供热机构24通过供热管路连接反应釜64,其中供热管路上设有流量计60和阀门62。

其中,还包括涡轮增压机构18,该涡轮增压机构18包括涡轮机16、电机36,该电机36通过动力驱动轴42连接涡轮机16以驱动所述涡轮机16工作。

其中,涡轮增压机构18还包括控制器40,所述控制器40连接所述电机 36以控制所述电机36工作。

其中,电机36也连接空气预热器34以使空气预热器34吸收电机36工作产生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上述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反应釜的供热系统,能够实现闭环供热,不断对水池内的水进行加热形成水蒸气,然后将水蒸气输送到反应釜,然后在水蒸气为反应釜供热之后再将冷凝后形成的水输送回水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反应釜的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反应釜的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反应釜的供热系统10,包括燃烧器12、热交换器28、水蒸气涡轮机组26;其中燃烧器12连接装有可燃气体的气罐14,且燃烧器12的废气出口端通过排气段20连接气体处理机构38;其中燃烧器12连接空气预热器34以使空气预热器34吸收燃烧器12燃烧产生的热能,且空气预热器34和排气段20都连接热交换器28以与蒸气涡轮机组26内的液体进行热交换;其中热交换器28包括蒸发器30、过热器32。如图1所示的,其中水蒸气涡轮机组26包括第一径向涡轮机52、供热机构 24、再热器54、第二径向涡轮机56、水池48、泵50;其中泵50连接水池 48以将水泵入热交换器28进行热交换形成水蒸气,水蒸气通过第一径向涡轮机52输送到为反应釜64供热的供热机构24的入口,且供热机构24的出口通过第二径向涡轮机56连接水池48以将在反应釜64换热后的水输送回水池48。如图1所示的,还包括用于存储燃料的燃料罐14,燃料罐14通过设有气阀46的燃料管路连接燃烧器12。如图1所示的,还包括控制机构44,控制机构44连接气阀46以控制控制所述气阀46的开合;其中控制机构44 连接设置于水池48内的液位计以根据水池48内的水位控制所述气阀46开合。如图2所示的,由于液位计的输出信号可能是模拟信号,因此需要通过数据处理芯片66对模拟信号进行处理才能发送给控制机构44。如图2所示的,所述液位计通过数据处理芯片66连接控制机构44。

如图1所示的,所述供热机构24通过供热管路连接反应釜64,其中供热管路上设有流量计60和阀门62。

如图1、图2所示的,还包括阔涡轮增压机构18,该涡轮增压机构18包括涡轮机16,该涡轮机16通过动力驱动轴42连接电机36以驱动所述涡轮机16。如图1、图2所示的,电机36还连接控制器40以控制所述电机36工作。其中电机36也连接空气预热器34以使空气预热器34吸收电机36的工作产生的热量。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