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接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30969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粘接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粘接装置,该粘接装置能够抑制粘接不良。粘接装置能够进行用粘接剂将布带粘接在布料上这样的布带粘接工序。喷嘴具有用于排出粘接剂的排出口。上辊在将布带重叠在布料上的位置处配置在布料和布带的上侧,且与布带的同粘接面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相接触。下辊位于布料和布带的下侧,且与上辊相对地配置,与布料的下表面相接触。上辊和下辊将布带的粘接面重叠在布料的上表面并输送布料和布带。排出口在比压接点靠布带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与上辊的外周面相对,上述压接点是指上辊与下辊通过协同作用将布料与布带压接起来时的压接点。粘接装置能够一边输送布带一边将粘接剂涂布在布带的粘接面上。
【专利说明】
粘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对于日本特许公开2010年第222140号公报所公开的布料粘接装置而言,将被加热从而成为液体的粘接剂涂布在位于喷嘴下侧的布料上,然后将另一块布料从上方贴合在涂布有粘接剂的布料上,并用一对辊对两块布料进行加压,从而将两块布料粘接起来。
[0003]有时,例如要将宽度小于下侧的布料的宽度的布料从上方贴合在下侧的布料上。在该情况下,有时布料的粘接处呈圆弧状弯曲。就布料粘接装置而言,在布料的输送方向上,将粘接剂涂布在下侧的布料上的位置与将上侧的布料贴合在下侧的布料上并将它们压接起来后的位置之间存在距离。因此,存在下面这样的问题:有时下侧的布料上的涂布有粘接剂的部位与上侧的布料会在压接时沿辊的宽度方向错位,使粘接剂溢出,进而导致粘接品质变差。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粘接不良的粘接装置。
[0005]技术方案I的粘接装置能够用粘接剂将第二片材粘接在第一片材之上,上述第二片材的宽度小于上述第一片材的宽度,该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喷嘴,其具有用于排出上述粘接剂的排出口;及输送机构,其能够将上述第二片材的粘接面重叠在上述第一片材的上表面并输送上述第二片材和上述第一片材,上述输送机构具有:上辊,其在将上述第二片材重叠在上述第一片材上的位置处配置在上述第一片材和上述第二片材的上侧,并且与上述第二片材的同上述粘接面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相接触;下辊,其与上述上辊相对地配置,与上述第一片材的下表面相接触,且将上述第一片材和上述第二片材夹在该下辊与上述上辊之间;及驱动机构,其用于驱动上述上辊和上述下辊中的至少一者使该至少一者旋转,上述排出口在比压接点靠上述第二片材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与上述上辊的外周面相对,上述压接点是指上述上辊与上述下辊通过协同作用将上述第一片材与上述第二片材压接起来时的压接点。因此,粘接装置能够将粘接剂涂布在宽度小于第一片材的宽度的第二片材上,因此,能够抑制由粘接剂自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之间的贴合位置溢出所导致的粘接不良。
[0006]技术方案2的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该粘接装置具有支承构件,该支承构件用于支承上述喷嘴,上述支承构件的一端部具有与上述喷嘴相连结的被连结部,上述喷嘴能够以上述被连结部为中心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上述第一位置是上述排出口与上述上辊的上述外周面相对时的位置,上述第二位置是上述排出口远离上述上辊的上述外周面时的位置。在喷嘴位于第二位置时,排出口远离上辊,因此,能够容易从操作者侧观察排出口。因此,操作者能够容易地对排出口进行清理。操作者无需移动支承构件的位置,因此能够安全地对排出口进行清理。
[0007]技术方案3的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喷嘴具有:排出部,其呈棒状,沿着上述上辊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具有上述排出口;支承部,在进行粘接作业时该支承部自上述排出部的延伸方向一端部向上方延伸;及转动连结部,在进行粘接作业时该转动连结部自上述支承部的上端部向侧方弯折,且该转动连结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被连结部相连结。由于能够在支承构件的下方确保作业区域,因此,操作者能够在十分接近喷嘴的位置保持第一片材,能够容易地对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进行处理(位置调整)。
[0008]技术方案4的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该粘接装置具有:卡定部,其设于上述转动连结部,能够与上述转动连结部一起转动;及被卡定部,其设于上述支承构件,且配置在上述卡定部的转动轨迹上,在上述喷嘴从上述第二位置转动到上述第一位置时,上述被卡定部与上述卡定部相卡定,并且限制上述喷嘴向使上述排出口与在上述第一位置时相比靠近上述上辊的上述外周面的方向转动。在将喷嘴转动到第一位置时,设于转动连结部的卡定部卡定于被卡定部,因此,能够将喷嘴位置准确地定位在第一位置。因此,粘接装置能够抑制第二片材与第一片材之间的粘接不良。
[0009]技术方案5的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喷嘴从上述第二位置转动到上述第一位置时,上述卡定部从上述第一片材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卡定于上述被卡定部,该粘接装置具有位置调整机构,该位置调整机构能够调节上述被卡定部在上述卡定部的转动轨迹上的位置。粘接装置在将喷嘴转动到第一位置时,能够对喷嘴的第一位置进行微调,以使第二片材的粘接面与喷嘴的排出口平行。因此,粘接装置能够使附着在第二片材上的粘接剂的量在排出口的宽度方向上均匀。
[0010]技术方案6的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排出部具有:第一侧面,其具有上述排出口,且与上述上辊的上述外周面相对;及第二侧面,其是相对于上述第一侧面而言处在与上述上辊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上述第二侧面至少上部部分呈在进行粘接作业时随着朝向上述第一片材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去向下方倾斜的坡面状。因此,能够容易从操作者侧观察上辊与下辊之间的压接点。操作者能够一边确认压接点处的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的位置一边进行作业,从而能够适当地进行位置调整,因此,能够减少第二片材与第一片材之间粘接不良。
[0011]技术方案7、8的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排出部具有标记部,该标记部表示上述排出口的至少宽度方向中央的位置。操作者能够根据标记部来把握排出口的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第二片材的位置对准排出口的位置。
[0012]技术方案9?12的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该粘接装置具有树脂构件,该树脂构件至少覆盖上述转动连结部的与上述支承构件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和上述支承部的与上述上辊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由于用树脂构件覆盖喷嘴中的操作者的手容易接触到的部分,因此,操作者能够安全地进行作业。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设置在工作台200的上表面的粘接装置I的立体图。
[0014]图2是粘接装置I的立体图。
[0015]图3是粘接装置I的左视图。
[0016]图4是表示粘接装置I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0017]图5是喷嘴10移动到接近位置时的粘接装置I的左视图。
[0018]图6是喷嘴1移动到退避位置时的粘接装置I的左视图。
[0019]图7是图5所示的W2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8是透视喷嘴10的内部构造得到的立体图。
[0021 ]图9是表示喷嘴10向摆杆9的顶端部连结的构造的立体图。
[0022]图10是布带引导部90的分解立体图。
[0023]图11是布带引导部90的立体图。
[0024]图12是布带引导部90的后视图。
[0025]图13是图2所示的Wl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14是从斜后方观察布带引导部90周围得到的立体图。
[0027]图15是从下方仰视喷嘴10周围得到的立体图(喷嘴10位于第一位置)。
[0028]图16是从下方仰视喷嘴10周围得到的立体图(喷嘴10位于第二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9]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面的说明使用附图中用箭头表示的上下、左右、前后。粘接装置I能够用粘接剂将两块布料粘接起来。如图3所示,粘接装置I例如能够进行这样的布带粘接工序:用粘接剂将长条的布带C2粘接在平面状的布料Cl上。布带C2的宽度小于布料Cl的宽度。本实施方式对进行布带粘接工序时的粘接装置I进行说明。
[0030]如图1所示,粘接装置I设置在工作台200的上表面。粘接装置I具有机座部2、支柱部3、机臂部4、头部5、上输送臂6、下输送臂7、摆杆9、喷嘴10、控制装置等。
[0031]如图2所示,机座部2呈大致长方体状,被螺钉固定在工作台200的上表面。机座部2在左侧面具有安装面2A。安装面2A与铅垂方向平行。支柱部3自机座部2的上表面向铅垂上方延伸,呈大致棱柱状。机臂部4自支柱部3的上端部向左方延伸。机臂部4在前表面下部具有指示开关U。指示开关11能够接收例如使摆杆9摆动进而使喷嘴10移动到接近位置或退避位置的操作指示。头部5是自机臂部4的左端部进一步向左方延伸的部分。
[0032]如图2?图5所示,上输送臂6自头部5的下表面后端侧向前方大致水平地延伸,且其顶端侧向斜前下方弯折。上输送臂6的顶端部以上辊12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上辊12。上辊12在上辊驱动机构部15的驱动下绕自左侧面观察时的顺时针方向(参照图7)旋转。上辊驱动机构部15设在头部5的内部。板状的布带引导部90被螺钉154、155(参照图7)固定于上输送臂6的左侧面6A的前端部附近。布带引导部90沿着上辊12的上部的外周面引导从粘接装置I的后方供给来的布带C2。
[0033]如图2、图3所示,下输送臂7借助安装构件35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机座部2的安装面2A,该下输送臂7自位于比机座部2低的位置的下部向后方且向上方倾斜地延伸。下输送臂7的顶端部以下辊18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下辊18。下辊18与上辊12相对。下输送臂7的下部和安装构件35的下部以从工作台200的上表面的开口部201的上方放下来的方式配置在该工作台200的上表面的开口部201的内侧,位于比机座部2的底部靠下方的位置。开口部201设在工作台200的上表面。
[0034]安装构件35具有固定部36和支承部37。固定部36为大致矩形的板状结构,被多个螺钉42固定于安装面2A。支承部37与固定部36的下端部相连结,向左方延伸且呈上方和左方开放的大致箱状。支承部37的底面随着从前端朝向后端去向下方倾斜。支承部37在内侧固定有托架39。托架39具有自左侧面观察时呈大致矩形的板面。托架39在板面的右侧固定有下输送马达38。下输送臂7的下端部固定在托架39的板面的左侧。下输送马达38的驱动轴借助托架39与下辊驱动机构部相连接。下辊驱动机构部设在下输送臂7内部。下辊驱动机构部具有同步带和多个带轮等,能够将下输送马达38的动力传递给下辊18。因此,下辊18能够绕自左侧面观察时的逆时针方向(参照图7)旋转。下输送马达38和托架39相对于支承部37在左右方向上的安装位置是可调节的。因此,粘接装置I能够与涂布粘接剂的位置等相应地调节下辊18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
[0035]如图2、图3所示,摆杆9呈臂状,自头部5的下表面前端侧向下方延伸。旋转轴9A(参照图5)以摆杆9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摆杆9的上端部。旋转轴9A沿左右方向延伸,其左端部支承摆杆9的上端部,其右端部与齿轮栗13相连接。摆杆9的下端部能够以旋转轴9A为中心沿前后方向摆动。如图5所示,摆杆9在背面侧上部具有突出部9B。突出部9B向摆杆9的后方突出,呈大致棱柱状。突出部9B在上表面具有半球状的被抵接部9C。被抵接部9C从下方抵接于凸轮旋转体31的凸轮面31A。摆杆9在内部具有粘接剂的供给路径。供给路径的上端部与设于旋转轴9A内部的粘接剂的流路相连接。供给路径将齿轮栗13(参照图4)借助流路供给来的粘接剂向喷嘴10供给。摆杆9在供给路径附近具有棒状的加热器。加热器能够对在摆杆9的供给路径中流动的粘接剂进行加热。喷嘴10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装配在摆杆9的下端部。喷嘴10在与上辊12的外周面相对的位置具有多个排出口 65(参照图7)。排出口 65是用于排出粘接剂的开口。
[0036]控制装置设置在工作台200的下表面,用于控制粘接装置I的动作。粘接装置I能够在工作台200的上表面设置操作面板。控制装置根据指示开关11、操作面板接收到的操作指示来控制粘接装置I的动作。
[0037]输送路径Rl是进行布带粘接工序时的布料Cl的输送路径,输送路径R2是进行布带粘接工序时的布带C2的输送路径。上辊12和下辊18能够以输送路径Rl、R2处在上辊12和下辊18之间的方式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且能够相互接触。上辊12与下辊18相互接触时的接触点是上辊12和下辊18将粘接剂夹在布料Cl与布带C2之间并将它们相互压接起来时的压接点。输送路径Rl从粘接装置I的前方经过压接点朝向后方延伸。输送路径R2从布带供给源经由上辊12的上部并沿着上辊12的外周面绕过来,然后经过压接点朝向后方延伸。布带供给源设置在粘接装置I的后方。
[0038]上辊12和下辊18各自的旋转轴的轴向与粘接装置I的左右方向平行。下辊18的外径大于上辊12的外径。喷嘴10的排出口 65在比压接点靠输送路径R2的上游侧的位置以与上辊12的外周面之间空开规定间隙的方式与该上辊12的外周面相对(参照图7)。排出口 65朝向布带C2的与上辊12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粘接面排出粘接剂。因此,粘接装置I能够通过驱动上辊12和下辊18使它们旋转,将布带C2的涂布有粘接剂的粘接面贴合在配置在下侧的布料Cl的上表面,将布料Cl和布带C2在压接点处压接起来并向后方输送布料Cl和布带C2o
[0039]如图4所示,头部5在罩5A的内侧具有齿轮栗13、内胆装配部14、上辊驱动机构部15、摆杆摆动机构部16、喷嘴间隙调节机构部17等。齿轮栗13设在头部5的右前方,该齿轮栗13在内部具有粘接剂的供给路径。栗马达20设在机臂部4(参照图2)内部。齿轮20A固定于栗马达20的旋转轴,与齿轮栗13的齿轮13A相啮合。当栗马达20驱动时,齿轮13A驱动。当齿轮13A驱动时,齿轮栗13从内胆装配部14吸取适量的粘接剂,并将粘接剂经由旋转轴9A内部的流路向摆杆9内部的供给路径供给。
[0040]内胆装配部14设在齿轮栗13的后方,具有主体部14A和盖部14B。主体部14A具有罩14C(参照图3)和收纳部14D。罩14C包覆收纳部14D周围。收纳部14D沿上下方向竖立设置,且呈上部开口的有底方筒状。收纳部14D在内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装配有内胆。内胆用于收纳热熔性的粘接剂。收纳部14D能够在装配有内胆的状态下向齿轮栗13供给粘接剂。热熔性的粘接剂被加热至规定温度后成为液体,在低于规定温度的温度下成为固体。收纳部14D在内胆的两侧具有一对加热器。一对加热器能够对内胆进行加热。因此,粘接剂能够熔化从而成为液体。盖部14B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设在收纳部14D的上部,对收纳部14D的上部开口进行开闭。当通过转动操作将盖部14B拧紧时,能够将盖部14B固定在收纳部14D的上部,当通过转动操作将盖部14B拧松时,能够将盖部14B从收纳部14D的上部拆下来。
[0041 ]如图4、图5所示,上辊驱动机构部15设在头部5的左端侧。上辊驱动机构部15具有上输送马达22、驱动带轮23、第一从动带轮、第一同步带24、第二从动带轮、第二同步带等。第一从动带轮、第二从动带轮、第二同步带设在上输送臂6内部。上输送马达22固定在头部5的背面侧且是固定在头部5的左端侧上部。上输送马达22的驱动轴22A向左方延伸。驱动带轮23固定于驱动轴22A。第一同步带24张设在驱动带轮23与第一从动带轮之间。第二从动带轮固定于上辊12的旋转轴。第二同步带张设在第一从动带轮与第二从动带轮之间。因此,上输送马达22的动力经驱动带轮23、第一从动带轮、第一同步带24、第二从动带轮、第二同步带传递给上辊12。因此,上辊12能够绕自左侧面观察时的顺时针方向(参照图7)旋转。
[0042]摆杆摆动机构部16设在头部5的左端侧。摆杆摆动机构部16具有气缸27和连结轴26。气缸27在内胆装配部14的收纳部14D的左侧与收纳部14D相邻。气缸27具有前后两个空气注入口 27A。吸气排气用软管与两个空气注入口 27A相连接。粘接装置I能够控制从吸气排气用软管向两个空气注入口 27A注入压缩空气的吸气动作和将压缩空气从气缸27排出的排气动作。位于气缸27内部的活塞的位置随着粘接装置I对吸气或排气控制进行移动。棒状的可动部27B沿前后方向延伸,与活塞相连接。当活塞移动时,可动部27B沿前后方向移动。连结轴26设于可动部27B的顶端部。连结轴26在向前上方离开旋转轴9A的位置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摆杆9相连结。
[0043]如图5所示,当气缸27的可动部27B向前下方移动时,可动部27B使连结轴26向前方移动。因此,摆杆9以旋转轴9A为中心绕自左侧面观察时的顺时针方向摆动,从而使喷嘴10移动到接近位置。如图6所示,当气缸27的可动部27B向后上方移动时,可动部27B使连结轴26向后方移动。因此,摆杆9以旋转轴9A为中心绕自左侧面观察时的逆时针方向摆动,从而使喷嘴10移动到退避位置。接近位置是喷嘴10的排出口 65从前方接近上辊12的外周面时的位置。在进行粘接作业时,粘接装置I使喷嘴10移动到接近位置。退避位置是排出口65向前方大幅远离上辊12的外周面时的位置。例如在要沿着上辊12的外周面配置布带C2时,粘接装置I使喷嘴10移动到退避位置。
[0044]喷嘴间隙调节机构部17设在气缸27的左侧。喷嘴间隙调节机构部17具有调节马达30、凸轮旋转体31、原点传感器33、检测板32等。调节马达30的驱动轴30A向下方延伸。凸轮旋转体31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圆柱体形状。凸轮旋转体31的上表面与驱动轴30A的下端相连结。凸轮旋转体31在下表面具有凸轮面31A。凸轮面31A为倾斜面。在摆杆9以旋转轴9A为中心摆动从而使喷嘴10移动到接近位置时,在摆杆9的突出部9B的上表面设置的半球状的被抵接部9C从下方抵接于凸轮面31A。当调节马达30驱动时,凸轮旋转体31与驱动轴30A—起旋转。因此,被抵接部9C抵接于凸轮面31A的位置发生变化。被抵接部9C与其抵接于凸轮面31A的位置的变化相应地沿上下方向移动,从而使摆杆9以旋转轴9A为中心摆动。因此,粘接装置I通过在喷嘴10位于接近位置的状态下驱动调节马达30,能够对喷嘴10与上辊12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进行微调。
[0045]原点传感器33设在调节马达30的驱动轴30A附近。检测板32呈大致圆盘状,固定在凸轮旋转体31的上表面。检测板32在原点传感器33的下侧大致水平地延伸,具有缺口状的缘部32A(参照图4)。原点传感器33通过检测缘部32A的位置来检测调节马达30的原点。
[0046]喷嘴10是金属制零件。如图8、图9所示,喷嘴10具有排出部53、支承部52、转动连结部51和标记构件75。下述的喷嘴10的方向指的是进行粘接作业时的方向。排出部53呈棒状,沿左右方向大致水平地延伸,具有多个排出口 65。支承部52呈大致柱状,自排出部53的右端部向前上方延伸。转动连结部51自支承部52的上端部向右方弯折并延伸,且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设在摆杆9的下端部的被连结部80相连结。
[0047]转动连结部51具有圆筒部51A和突出部51B。圆筒部51A沿上下方向延伸,呈有底的大致圆筒状。突出部51B呈大致棒状,自圆筒部51A的下表面和左侧面向左方延伸。圆筒部51A具有开口部55、空洞部60、第一流路61、引导孔56、固定孔57、卡定部58和螺纹孔59。开口部55在圆筒部51A的上表面大致中央处形成为俯视时呈大致圆形。空洞部60是形成在圆筒部51A内侧的大径空洞,与开口部55相连通。第一流路61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粘接剂的流路,其以与空洞部60同轴的方式与空洞部60的底部相连通。第一流路61的直径小于空洞部60的直径。引导孔56在圆筒部51A的上表面以围绕开口部55的右侧外周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为俯视时呈大致圆弧状的形状,且沿上下方向贯穿圆筒部51A。固定孔57在圆筒部51A的上表面设于开口部55的左侧,且沿上下方向贯穿圆筒部51A。卡定部58在圆筒部51A的侧面中的与引导孔56相对应的位置向右方突出。
[0048]突出部51B在内部具有第二流路62和螺纹孔59。第二流路62是沿着突出部51B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粘接剂的流路。第二流路62与第一流路61正交地连通于第一流路61的下端部。第二流路62的右端部贯穿突出部5IB的右端部。螺钉66以能够拆装的方式紧固在第二流路62的右端部。螺纹孔59设在突出部5IB中的比圆筒部51A向左方突出的部分的下表面,沿上下方向贯穿突出部51B。
[0049]支承部52在内部具有第三流路63。第三流路63是粘接剂的流路,沿着支承部52的延伸方向延伸,与第二流路62交叉地连通于第二流路62的左端部。第三流路63的上端部贯穿支承部52的上端部。螺钉67以能够拆装的方式紧固在第三流路63的上端部。
[0050]排出部53在内部具有第四流路64。第四流路64是粘接剂的流路,沿着排出部53的延伸方向延伸,与第三流路63交叉并连通。第四流路64的延伸方向两端部分别贯穿排出部53的延伸方向两端部。螺钉68以能够拆装的方式紧固在第四流路64的右端部。螺钉69以能够拆装的方式紧固在第四流路64的左端部。
[0051 ] 排出部53的截面呈大致扇形,具有上表面53A、背面53B和前表面53C。上表面53A大致水平地延伸。在将喷嘴10装配在摆杆9的下端部的状态下,背面53B与上辊12的外周面相对(参照图7)。前表面53C是相对于背面53B而言处在与上辊12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且呈随着从上端部朝向布料Cl的输送路径Rl的下游侧去向下方倾斜的坡面状。背面53B在延伸方向大致中央处具有多个沿延伸方向排列的排出口 65。多个排出口 65均与第四流路64相连通,能够排出粘接剂。上表面53A具有一对印记槽531、532。印记槽531、532分别设在与多个排出口 65的延伸方向两端相对应的位置。印记槽531、532呈沿着与上表面53A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直线状。印记槽531、532表示多个排出口 65的两端位置。因此,对操作者而言,即使看不见与上辊12的外周面相对的背面53B,也能够通过确认上表面53A的印记槽531、532的位置,容易地识别多个排出口 65的位置。
[0052]上表面53A在印记槽531、532之间的中央位置处具有一对沿前后方向排列的贯通孔533、534。贯通孔533、534沿上下方向贯穿排出部53。标记构件75例如是通过将金属丝的除了两端之外的部分折成大致字母L形来形成的,将标记构件75的向上方延伸的两端从排出部53的下侧插入并固定于贯通孔533、534(参照图9)。因此,标记构件75的呈字母L形的部分在排出部53的下侧向后方突出。标记构件75表示多个排出口 65中的中央位置。因此,操作者能够通过确认标记构件75的位置,容易地识别从多个排出口 65排出的粘接剂的范围的中央位置。而且,就具有上述构造的喷嘴10而言,操作者通过将螺钉66?69卸下来,能够将积留在第一流路61?第四流路64内的粘接剂清除,能够用刷子等对第一流路61?第四流路64进行清理。
[0053]树脂罩71呈大致字母L形,是合成树脂制的板状结构。由于温度较高的粘接剂在喷嘴10的第一流路61?第四流路64中流动,因此,喷嘴1的表面温度较高。树脂罩71安装在喷嘴10中的操作者的手指可能接触到的面上。操作者的手指可能接触到的面为转动连结部51的突出部51B的底面、支承部52的前表面和支承部52的右侧面。树脂罩71具有第一罩部72和第二罩部73。第一罩部72为与突出部5IB的底面的大小相对应,且呈大致水平地延伸的板状结构,并且具有固定孔74。第二罩部73为与支承部52的前表面的大小相对应,且自第一罩部72的一端部向斜下方延伸,并且为俯视时呈大致字母L形的板状结构。第一罩部72覆盖突出部51B的底面,第二罩部73覆盖支承部52的前表面和右侧面。螺钉76穿过固定孔74紧固于设于喷嘴10的突出部51B的螺纹孔59。由此,树脂罩71固定于喷嘴10。例如在操作者从喷嘴10的下侧调整布料Cl、布带C2的位置时,能够防止操作者的手指直接触碰温度较高的喷嘴10。
[0054]摆杆9在下端部具有被连结部80。被连结部80具有装配孔81和筒状部82。装配孔81设在摆杆9的下端部,与摆杆9内部的供给路径相连通。筒状部82呈大致圆筒状,能够装配在装配孔81中。筒状部82在内侧具有粘接剂的流路82A。在将筒状部82装配在装配孔81中之后,筒状部82的下端侧自摆杆9的下端部向下方突出。摆杆9内部的供给路径与筒状部82内侧的流路82A相连接。
[0055]摆杆9在下端部的右前方部具有支承螺母84、螺母85和螺栓86。支承螺母84自摆杆9的下端部的右前方部向下方突出,在支承螺母84上朝向前后方向配置圆形的开口。螺母85对准支承螺母84的开口配置在支承螺母84的前侧。螺栓86沿前后方向延伸,从前方依次紧固于螺母85、支承螺母84。支承螺母84和螺母85构成双螺母构造。因此,螺栓86与支承螺母84之间的紧固不会因振动等而松动。螺栓86配置在与转动连结部51 —起转动的卡定部58的转动轨迹上。螺栓86的后端部突出到支承螺母84的后方。螺栓86的后端部的位置可通过调节螺栓86紧固于支承螺母84和螺母85的量来进行调节。螺栓86的后端部通过抵接于喷嘴10的转动连结部51的卡定部58,来限制转动连结部51的转动范围。
[0056]参照图9、图13,说明喷嘴10向摆杆9的下端部装配的方法。操作者将筒状部82从下方插入于装配孔81中。筒状部82的下端侧自装配孔81向下方突出。将筒状部82的下端侧插入于喷嘴10的转动连结部51的开口部55内侧,进而将其配置在空洞部60内。筒状部82的内侧的流路82A与转动连结部51的第一流路61相连通。将螺钉77、78穿过引导孔56和固定孔57紧固在设于摆杆9的下端部的两个螺纹孔中。由此,转动连结部51装配在摆杆9的下端部。
[0057]转动连结部51的卡定部58从后方卡定在由支承螺母84和螺母85支承的螺栓86的后端部。转动连结部51的卡定部58卡定在螺栓86的后端部的状态下的喷嘴10的位置为第一位置。如图13所示,位于第一位置的喷嘴10的支承部52自转动连结部51朝向上辊12的外周面的右侧附近向斜下方倾斜。排出部53自支承部52的下端部向左方延伸,与上辊12的外周面相对地配置。设于排出部53的背面53B的多个排出口 65在比上辊12与下辊18之间的压接点靠输送路径R2的上游侧的位置与上辊12的外周面相对(参照图7)。
[0058]如图10所示,布带引导部90具有主体部91、固定部92、调整部93和位置调整器130。主体部91用于将布带C2向上辊12的外周面引导。固定部92将主体部91固定在上输送臂6的左侧面6A。调整部93用于调整布带C2相对于主体部91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位置调整器130用于对主体部91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进行微调。
[0059]主体部91具有引导板95和罩部96。引导板95为呈大致长方形形状的板构件,用于将布带C2向上辊12的外周面引导。引导板95的下表面侧与上辊12的外周面的前侧上部相对,且引导板95随着朝向后方去向斜上方倾斜(参照图14)。引导板95中的靠布带C2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端部95A向与用于引导布带C2的上表面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弯曲。引导板95中的靠布带C2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端部95B沿着上辊12的外周面弯曲。罩部96在俯视时呈矩形框状,固定在引导板95的上表面。罩部96具有右侧壁97、左侧壁98、架设部99和架设部100。右侧壁97以与引导板95的上表面大致垂直的方式设在该引导板95的上表面的右端部。左侧壁98以与引导板95的上表面大致垂直的方式设在该引导板95的上表面的左端部。架设部99架设在右侧壁97与左侧壁98各自的靠布带C2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一端部彼此之间。架设部100架设在右侧壁97与左侧壁98各自的靠布带C2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另一端部彼此之间。
[0060]右侧壁97在上表面的靠近架设部99的位置具有螺纹孔97A。左侧壁98在上表面的靠近架设部99的位置具有螺纹孔98A。左侧壁98在架设部99、100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具有台阶部105。台阶部105以侧视时呈大致字母U形的形状凹陷,在底部中央具有螺纹孔105A。左侧壁98在左侧面的与螺纹孔98A相对应的位置具有突出部106。突出部106呈自左侧壁98的左侧面向左方突出的大致棱柱状,在左端面具有螺纹孔106A。螺纹孔106A在突出部106内部向右方延伸。罩部96在被右侧壁97、左侧壁98、架设部99、架设部100围起来的部分具有俯视时呈大致矩形形状的窗部107。引导板95的上表面经窗部107暴露出来。
[0061 ] 罩部96在左侧壁98的上表面具有螺纹孔961、963,螺纹孔98A和螺纹孔105A处在螺纹孔961和螺纹孔963之间。罩部96在右侧壁97的上表面具有螺纹孔962、964,螺纹孔97A处在螺纹孔962和螺纹孔964之间。引导板95在与螺纹孔961?964相对应的位置具有四个固定孔。如图12所示,分别将螺钉951?954从引导板95的下表面侧穿过四个固定孔紧固于螺纹孔961?964。由此,罩部96固定在引导板95的上表面。罩部96在靠布带C2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端部形成有矩形形状的布带入口 101。引导板95的上表面与架设部99之间存在间隙。布带入口 101是由架设部99、右侧壁97、左侧壁98以及引导板95的上表面所围起来的空间形成的。罩部96在靠布带C2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端部形成有矩形形状的布带出口 102。引导板95的上表面与架设部100之间存在间隙。布带出口 102是由架设部100、右侧壁97、左侧壁98以及引导板95的上表面所围起来的空间形成的。
[0062]如图10所示,固定部92在俯视时呈大致字母L形。固定部92具有固定板110、连结部111和支承部112。固定板110固定在上输送臂6的左侧面6A。支承部112以使主体部91与上辊12的外周面相对的方式支承该主体部91。连结部111将固定板110与支承部112连结起来。固定板110为侧视时呈大致矩形形状的板构件(参照图14)。固定板110具有一对固定孔113(图10中仅图示了一个固定孔)。
[0063]支承部112沿与引导板95的左右方向即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其为横向较长的长方形板状结构。支承部112的宽度大于引导板95的宽度,其左端部与主体部91的左端面相比向左方突出。支承部112沿着延伸方向具有一对长孔114、115。长孔114设在支承部112的右侧。长孔115设在支承部112的左侧。长孔115的长度大于长孔114的长度。连结部111为俯视时呈大致三角形的板状结构。连结部111自固定板I1的上端部以与固定板110大致垂直的方式折回,并与支承部112的上端部右侧相连结。
[0064]调整部93的形状呈与固定部92的形状朝向相反的,在俯视时呈大致倒L的形状。调整部93具有固定部120和抵接部121。固定部120沿与引导板95的左右方向即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其为横向较长的长方形板状结构。固定部120具有长孔122。长孔122沿与固定部120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抵接部121为自固定部120的右端部以与固定部120大致垂直的方式向下方弯折,并朝向引导板95的端部95B延伸的板状结构。
[0065]参照图10?图12说明布带引导部90的组装构造。如图10所示,固定部92的支承部112沿着主体部91的罩部96的架设部99的上表面沿左右方向配置。固定部92的固定板110配置在主体部91的右侧。支承部112的长孔114以与设于罩部96的上表面的螺纹孔97A相对的方式配置,支承部112的长孔115以与设于罩部96的上表面的螺纹孔98A相对的方式配置。螺钉151穿过长孔115紧固于螺纹孔98A。螺钉152穿过长孔114紧固于螺纹孔97A。由此,固定部92固定于主体部91。调整部93将固定部120从上方嵌入于罩部96的左侧壁98的上表面的台阶部105。固定部120的长孔122以与台阶部105的螺纹孔105A相对的方式配置。抵接部121从上方插入于窗部107,进而将抵接部121配置在布带出口 102侧。如图11所示,抵接部121的顶端部位于布带出口 102内侧,并延伸至引导板95的端部95B。螺钉156穿过长孔122紧固于螺纹孔105A。
[0066]如图13所示,布带引导部90的固定部92的固定板110与上输送臂6的左侧面6A相抵接,将螺钉154、155穿过设于固定板110的一对固定孔113紧固于设于上输送臂6的左侧面6A的一对固定孔。由此,布带引导部90固定在上输送臂6的左侧面6A。布带引导部90配置成引导板95的下表面侧与上辊12的上部前侧的外周面相对。
[0067]如图10、图12所示,位置调整器130具有螺钉保持部131和杆部132。螺钉保持部131具有碗状部133和四个腿部134?137。碗状部133为朝下方开口的碗状结构。腿部134?137设于碗状部133的朝向下方的周端部,均向下方突出。如图12所示,在仰视螺钉保持部131时,一组腿部134、135和一组腿部136、137将碗状部133的中心线隔在中间地分别位于该中心线的两侧。因此,腿部134、135之间的间隙和腿部136、137之间的间隙将碗状部133的中心线隔在中间地彼此相对。腿部134?137彼此之间的间隙宽度为能够把持螺钉140的头部141的长度。如图1O所示,杆部132为自碗状部133的顶端部向上方延伸的外螺纹结构。
[0068]螺钉140具有杆部142和凸缘状的头部141。头部141在端部具有工具插入槽143。螺钉140以使头部141朝左侧的方式大致水平地配置,且将杆部142旋入于主体部91的突出部106的螺纹孔106A(参照图12)。
[0069]参照图10?图12、图14说明位置调整器130向布带引导部90安装的方法。如图10所示,位置调整器130的杆部132从下方插入于设于固定部92的支承部112的长孔115。杆部132的上端部从长孔115突出到支承部112的上方,将螺母158紧固在杆部132的上端部。由此,位置调整器130安装在支承部112的下侧(参照图11)。通过将螺母158紧固在杆部132的上端部,从而使位置调整器130的位置固定下来。螺钉140的头部141插入到位置调整器130的腿部134、135之间的间隙和腿部136、137之间的间隙中(参照图12)。头部141的工具插入槽143经腿部134、136之间的间隙面向左方。杆部142穿过腿部135、137之间的间隙突出到位置调整器130的右方,并旋入于突出部106的螺纹孔106A。如图12、图14所示,腿部134?137以螺钉140能够旋转的方式保持该螺钉140的头部141,并且能够限制螺钉140的头部141沿左右方向移动。
[0070]参照图11?图13说明主体部91在上辊12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的调整方法。在操作者要大幅度地移动主体部91在上辊12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时,操作者将螺母158和螺钉151、152拧松。由此,主体部91能够与位置调整器130—起相对于固定部92的支承部112在长孔114的长径方向范围内沿左右方向移动。在确定主体部91的位置之后,将螺母158和螺钉151、152 拧紧。
[0071]在操作者要对主体部91在上辊12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行微调时,操作者不拧松螺母158,而是仅拧松螺钉151、152并使用位置调整器130。如图12所示,操作者将工具从腿部134、136之间的间隙插入于工具插入槽143,使螺钉140向一个方向或该方向的反方向旋转。螺钉140的头部141被螺钉保持部131保持,因此螺钉140不会沿左右方向移动。螺钉140的杆部142呈旋入于突出部106的螺纹孔106A的状态。因此,杆部142会与螺钉140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量相应地相对于螺纹孔106A进行进退,因此,主体部91相对于上辊12沿左右方向移动。即,操作者通过用工具旋转由位置调整器130保持的螺钉140,能够简单且高精度地对主体部91在上辊12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行微调。
[0072]参照图3、图7说明布带粘接工序的准备工序。布带粘接工序中使用的布料Cl例如是通过热熔接将两块布料的端部彼此接合起来得到的一块布料。粘接装置I在布带粘接工序中用粘接剂将布带C2贴合在布料Cl的接合部分,从而能够加强布料Cl的接合部分。
[0073]如图3、图7所示,操作者将布料Cl的顶端部从粘接装置I的前侧经过喷嘴10的下侧拉至上辊12与下辊18之间的压接点。操作者从设置在粘接装置I后方的布带供给源向前方拉出布带C2,并将其拉至固定在上输送臂6的左侧面6A的布带引导部90。操作者将布带C2从主体部91的布带入口 101插入,并将布带C2沿着引导板95的上表面配置进而从布带出口 102将布带C2拉出。布带C2的配置在引导板95的上表面的部分的宽度方向一端部与主体部91的右侧壁97的内表面相抵接。操作者将螺钉156拧松并移动调整部93,以使调整部93的抵接部121与布带C2的配置在引导板95的上表面的部分的宽度方向另一端相抵接。抵接部121能够在长孔122的长径方向范围内沿左右方向移动。操作者在抵接部121与布带C2的宽度方向另一端相抵接的状态下拧紧螺钉156来进行定位。由此,布带引导部90能够在防止沿着引导板95的上表面移动的布带C2相对于上辊12的外周面在左右方向上发生错位的前提下引导布带C2。
[0074]将从布带出口102拉出来的布带C2沿着上辊12的外周面拉至上辊12与下辊18之间的压接点。操作者调整布带C2在上辊12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以使布带C2与布料Cl的接合部分重叠。通过按照上述方法调整布带引导部90的主体部91的位置来调整布带C2的位置。
[0075]参照图3、图7说明粘接装置I在进行布带粘接工序时的动作。在准备工序结束的状态下,处于在上辊12与下辊18之间的压接点处布带C2重叠在布料Cl的接合部分的状态。粘接装置I同步驱动上输送马达22和下输送马达38 ο上辊驱动机构部15使上辊12绕自左侧面观察时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下辊驱动机构部使下辊18绕自左侧面观察时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布料Cl沿着输送路径Rl移动。布带C2沿着输送路径R2移动。粘接装置I在驱动上输送马达22和下输送马达38的同时,驱动栗马达20。当栗马达20驱动时,齿轮栗13驱动并从装配在内胆装配部14的内胆吸取适量的粘接剂,将粘接剂向摆杆9内部的供给路径供给。粘接剂从该供给路径经由筒状部82的流路82A(参照图9)流向喷嘴10内部的第一流路61(参照图8)。粘接剂依次流过第一流路61?第四流路64(参照图8),从设于排出部53的背面53B的多个排出口65排出。多个排出口65在比上辊12与下辊18之间的压接点靠布带C2的输送路径R2的上游侧的位置与上辊12的外周面相对。由此,粘接装置I能够将粘接剂涂布在沿着上辊12的外周面输送来的布带C2的粘接面上,并将该粘接面贴合在布料Cl的接合部分且在压接点处将布带C2和布料Cl压接起来。即,粘接装置I并不是将粘接剂涂布在布料Cl的接合部分,而是能够将粘接剂涂布在布带C2的粘接面。因此,粘接装置I在将布带C2贴合在布料Cl上时不会让粘接剂溢出,能够抑制布带C2与布料Cl的接合部分之间的粘接不良。粘接装置I一边将布带C2的涂布有粘接剂的粘接面贴合在布料Cl的接合部分,一边将布带C2和布料Cl向后方输送。
[0076]如图7所示,喷嘴10的排出部53的前表面53C呈随着从上端部朝向布料Cl的输送路径Rl的下游侧去向下方倾斜的坡面状。因此,在进行布带粘接工序时,能够容易从位于粘接装置I前方的操作者侧观察上辊12与下辊18之间的压接点。因此,操作者能够一边确认压接点处的布料Cl和布带C2的位置一边进行作业,从而能够适当地进行位置调整,因此,能够减少布带C2与布料Cl之间的粘接不良。
[0077]本实施方式的喷嘴10具有这样的构造:支承部52自排出部53的右端部立起设置,转动连结部51将支承部52的上端部与摆杆9的被连结部80之间连结起来。因此,能够在摆杆9的下端部的下方确保作业区域,因此,操作者能够在十分接近喷嘴10的位置保持布料Cl和布带C2,从而能够容易地对布料Cl和布带C2进行处理。
[0078]参照图13说明进行布带粘接工序时布带引导部90的作用效果。就布带引导部90而言,布带C2与引导板95的上表面相接触,并从布带入口 101进入罩部96内部。引导板95的端部95A向下侧弯曲。因此,布带引导部90不会使布带C2卡在引导板95的端部95A,能够可靠将布带C2向引导板95的上表面引导。布带C2沿着引导板95的上表面移动。在引导板95上,布带C2的宽度方向两端分别与右侧壁97的内侧面和调整部93的抵接部121相抵接。因此,布带C2相对于引导板95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不会发生错位。因此,布带引导部90能够在沿着引导板95的上表面移动的布带C2相对于上辊12在宽度方向上不会发生错位的情况下可靠地引导布带C2。在布带出口 102处,引导板95的端部95B沿着上辊12的外周面弯曲。因此,布带引导部90能够引导穿过布带出口 102的布带C2顺畅地沿着上辊12的外周面移动。操作者能够从布带引导部90的罩部96的窗部107确认在引导板95的上表面移动的布带C2的位置。
[0079]本实施方式的布带引导部90以使引导板95的下表面侧与上辊12的外周面的前侧上部相对的方式固定在上输送臂6的左侧面6A,因此,能够将布带引导部90设在接近喷嘴10的位置。因此,粘接装置I能够抑制粘接剂涂布在布带C2上的位置存在偏差的情况。粘接装置I通过将布带引导部90固定在上输送臂6的左侧面6A,能够实现从粘接装置I的后方对布带C2进行处理,并将布带C2向上辊12供给。无需从粘接装置I的上方对布带C2进行处理,因此,例如在更换内胆装配部14内的内胆时,不会发生因操作者的手碰到布带C2导致布带C2错位的情况,因此,能够防止布带C2的粘接不良。
[0080]参照图15、图16说明清理排出口65时转动喷嘴10的操作方法。如图15所示,例如在要对喷嘴10的排出口 65进行清理时,若喷嘴10位于第一位置则排出口 65朝向上辊12的外周面并与上辊12的外周面相对,因此无法对排出口 65进行清理。因此,操作者用工具将紧固在喷嘴10的转动连结部51的固定孔57(参照图9)的螺钉78卸下来,并将穿过引导孔56固定的螺钉77拧松。转动连结部51能够以筒状部82(参照图9)为中心转动。如图16所示,操作者抓住位于第一位置的喷嘴1的排出部53,将喷嘴1向使排出口 65远离上辊12的方向转动约90° ο当使转动连结部51转动时,螺钉77沿着引导孔56的内侧移动。通过转动连结部51以筒状部82为中心转动,从而使喷嘴10移动到第二位置。位于第二位置时的喷嘴10的排出部53的背面53B朝向左方,因此,能够容易从操作者侧观察多个排出口 65。因此,操作者能够容易地对排出口 65进行清理。粘接装置I无需使摆杆9向退避位置大幅摆动,因此,操作者能够安全地对排出口 65进行清理。
[0081 ]使用者在结束对排出口 65的清理后,将喷嘴10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与转动连结部51—起转动的卡定部58卡定在螺栓86的后端部。卡定部58卡定在螺栓86的后端部时的喷嘴10的位置为第一位置。螺栓86通过与卡定部58相卡定,从而限制喷嘴10向使排出口 65与在第一位置时相比靠近上辊12的外周面的方向转动。因此,粘接装置I能够将喷嘴10准确地定位在第一位置,因此,能够将上辊12的外周面与排出部53的排出口 65之间的间隙保持为恒定,从而能够抑制布带C2与布料Cl之间的粘接不良。操作者能够准确且简单地将喷嘴10移动到第一位置。
[0082]通过调节螺栓86紧固于支承螺母84和螺母85的量,能够调节螺栓86在与转动连结部51—起转动的卡定部58的转动轨迹上的位置。因此,就粘接装置I而言,例如在卡定部58卡定在螺栓86的后端部时,能够对喷嘴10的第一位置进行微调,以使布带C2的粘接面与喷嘴10的排出口 65平行。因此,粘接装置I能够使附着在布带C2的粘接面上的粘接剂的量在排出口的宽度方向上均匀。
[0083]布料Cl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片材,布带C2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片材。上输送马达22和下输送马达38相当于本发明的驱动机构。摆杆9相当于本发明的支承构件。支承螺母84和螺母85相当于本发明的位置调整机构。排出部53的背面53B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侧面,排出部53的前表面53C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侧面。标记构件75相当于本发明的标记部。树脂罩71相当于本发明的树脂构件。
[0084]如上面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粘接装置I能够执行用粘接剂将布带C2粘接在布料Cl上的布带粘接工序。粘接装置I具有喷嘴10、上辊12、下辊18等。喷嘴10具有用于排出粘接剂的排出口 65。上辊12与布带C2的同粘接面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相接触。下辊18位于布料Cl和布带C2的下侧。下辊18与上辊12相对。下辊18与布料Cl的下表面相接触。上辊12与下辊18夹着布料Cl和布带C2。上辊12和下辊18将布带C2的粘接面重叠在布料Cl的上表面并输送布料Cl和布带C2。上输送马达22驱动上辊12使其旋转,下输送马达38驱动下辊18使其旋转。上辊12通过与下辊18的协同作用在压接点处按压布料Cl和布带C2。喷嘴10的排出口 65在比压接点靠布带C2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与上辊12的外周面相对。粘接装置I 一边输送布带C2—边将粘接剂涂布在布带C2的粘接面上。因此,能够抑制由粘接剂自布料Cl与布带C2之间的贴合位置溢出所导致的粘接不良。
[0085]粘接装置I在头部5的下部具有摆杆9,在摆杆9的下方支承有喷嘴10。摆杆9的下端部沿上下方向延伸,具有被连结部80。被连结部80与喷嘴10相连结。喷嘴10能够以被连结部80为中心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其中,第一位置是排出口65与上辊12的外周面相对时的位置,第二位置是排出口 65远离上辊12的外周面时的位置。在喷嘴10位于第二位置时,排出口 65远离上辊12,因此能够容易从操作者侧观察排出口 65。因此,操作者能够容易地对排出口 65进行清理。操作者无需移动摆杆9的位置,因此,能够安全地对排出口 65进行清理。
[0086]喷嘴10具有排出部53、支承部52和转动连结部51。排出部53沿着上辊12的宽度方向延伸,具有排出口 65。支承部52自排出部53的延伸方向一端部向上方延伸。转动连结部51自支承部52的上端部向侧方弯折,且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被连结部80相连结。因此,能够在摆杆9的下端部的下方确保作业区域,因此,操作者能够在十分接近喷嘴10的位置保持布料Cl和布带C2,从而能够容易地对布料Cl和布带C2进行处理。
[0087]喷嘴10的转动连结部51具有卡定部58。摆杆9在被连结部80附近具有被支承螺母84和螺母85支承的螺栓86。螺栓86配置在与转动连结部51—起转动的卡定部58的转动轨迹上。在将喷嘴10转动到第一位置时,螺栓86与卡定部58相卡定,从而限制喷嘴10向使排出口65与在第一位置时相比靠近上辊12的外周面的方向转动。粘接装置I能够将喷嘴10的位置准确地定位在第一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布带C2与布料Cl之间的粘接不良。
[0088]在喷嘴10从第二位置转动到第一位置时,转动连结部51的卡定部58从布料Cl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卡定于螺栓86的后端部。通过调节螺栓86紧固于支承螺母84和螺母85的量,能够调节螺栓86在与转动连结部51—起转动的卡定部58的转动轨迹上的位置。因此,就粘接装置I而言,例如在卡定部58卡定在螺栓86的后端部时,能够对喷嘴10的第一位置进行微调,以使布带C2的粘接面与喷嘴1的排出口 65平行。因此,粘接装置I能够使附着在布带C2的粘接面上的粘接剂的量在多个排出口 65的宽度方向上均匀。
[0089]喷嘴10的排出部53具有上表面53A、背面53B和前表面53C。背面53B具有排出口 65,且与上辊12的外周面相对。前表面53C是相对于背面53B而言处在与上辊12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且呈随着朝向布料Cl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去向下方倾斜的坡面状。因此,能够容易从操作者侧观察上辊12与下辊18之间的压接点。操作者能够一边确认压接点处的布料Cl和布带C2的位置一边进行作业,从而能够适当地进行位置调整,因此,能够减少布带C2与布料Cl之间的粘接不良。
[0090]喷嘴10的排出部53具有标记构件75。标记构件75表示多个排出口65的至少宽度方向中央的位置。因此,操作者能够容易把握从多个排出口 65排出粘接剂的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布带C2的位置对准多个排出口 65的位置。
[0091]用树脂罩71覆盖转动连结部51的下部和支承部52中的与上辊12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即,用树脂罩71覆盖喷嘴10中的操作者的手容易接触到的部分,因此,操作者能够安全地进行作业。
[0092]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上述实施方式的粘接装置I不限于粘接布料,还能够将具有挠性的片材状的材料粘接起来。上述实施方式的喷嘴10在排出部53具有标记构件75,标记构件75的形状不限定于大致字母L形。也可以是,标记构件75不是金属丝,而是将板状构件形成为大致字母L形,将向上方延伸的部分从排出部53的下侧插入并固定于贯通孔533、534。也可以是,用螺钉将标记构件75固定于排出部53。也可以是,代替标记构件75,在上表面53A的与多个排出口 65的中间位置相当的位置,加工作为标记的槽或孔等,或是印刷印记或粘贴贴纸等。印记槽531、532也能够同样地进行变更。也可以省略标记构件75、印记槽531、印记槽532。也可以省略树脂罩71。
[0093]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喷嘴10中,排出部53的前表面53C的整个面呈向下方倾斜的坡面状,但是只要前表面53C中的至少上部部分呈坡面状即可。喷嘴10的形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是,例如能够省略转动连结部51,将支承部52连结在摆杆9的下端部。
[009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摆杆9以旋转轴9A为中心摆动,并以喷嘴10能够移动的方式支承该喷嘴10。也可以是,喷嘴10的移动机构例如具有用于支承喷嘴10的支承构件。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支承构件能够沿着输送路径Rl平行移动。
[009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喷嘴10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时转动连结部51的卡定部5 8向螺栓8 6的后端部卡定的方向不限于从布料CI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向螺栓8 6的后端部卡定的方向。也可以是,例如卡定部58在圆筒部51A的外周面中的与引导孔56相对应的位置向后方突出,支承螺母84自摆杆9的下端部的后方部向下方突出,且支承螺母84的圆形的开口朝左右方向。也可以是,螺栓86例如是销。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使能够固定销的构件自摆杆9的下端部的右前方部向下方突出,来代替支承螺母84、螺母85。该构件只要能够以能够调节销的后端部在卡定部58的转动轨迹上的位置的方式改变其相对于摆杆9的下端部的位置即可。
[0096]上辊12与下辊18相对的方向不限于上下方向,也可以是斜向相对。下辊18的外径大于上辊12的外径。也可以是,上辊12、下辊18的外径相同。也可以是,下辊18的外径小于上辊12的外径。
[0097]布带引导部90固定在上输送臂6的左侧面6A。也可以是,粘接装置I不具有布带引导部90。
[0098]下输送臂7自下部向后上方倾斜地延伸。也可以是,下输送臂7沿铅垂方向延伸。
【主权项】
1.一种粘接装置,其能够用粘接剂将第二片材(C2)粘接在第一片材(Cl)之上,上述第二片材的宽度小于上述第一片材的宽度, 该粘接装置(I)的特征在于,具有: 喷嘴(10),其具有用于排出上述粘接剂的排出口(65);及 输送机构,其能够将上述第二片材的粘接面重叠在上述第一片材的上表面并输送上述第二片材和上述第一片材, 上述输送机构具有: 上辊(12),其在将上述第二片材重叠在上述第一片材上的位置处配置在上述第一片材和上述第二片材的上侧,并且与上述第二片材的同上述粘接面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相接触; 下辊(18),其与上述上辊相对地配置,与上述第一片材的下表面相接触,且将上述第一片材和上述第二片材夹在该下辊与上述上辊之间;及 驱动机构(22、38),其用于驱动上述上辊和上述下辊中的至少一者使该至少一者旋转,上述排出口在比压接点靠上述第二片材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与上述上辊的外周面相对,上述压接点是指上述上辊与上述下辊通过协同作用将上述第一片材与上述第二片材压接起来时的压接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粘接装置具有支承构件(9),该支承构件用于支承上述喷嘴, 上述支承构件的一端部具有与上述喷嘴相连结的被连结部(80), 上述喷嘴能够以上述被连结部为中心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上述第一位置是上述排出口与上述上辊的上述外周面相对时的位置,上述第二位置是上述排出口远离上述上辊的上述外周面时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嗔嘴具有: 排出部(53),其呈棒状,沿着上述上辊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具有上述排出口; 支承部(52),在进行粘接作业时该支承部自上述排出部的延伸方向一端部向上方延伸;及 转动连结部(51),在进行粘接作业时该转动连结部自上述支承部的上端部向侧方弯折,且该转动连结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被连结部相连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粘接装置具有: 卡定部(58),其设于上述转动连结部,能够与上述转动连结部一起转动;及 被卡定部(86),其设于上述支承构件,且配置在上述卡定部的转动轨迹上, 在上述喷嘴从上述第二位置转动到上述第一位置时,上述被卡定部与上述卡定部相卡定,并且限制上述喷嘴向使上述排出口与在上述第一位置时相比靠近上述上辊的上述外周面的方向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喷嘴从上述第二位置转动到上述第一位置时,上述卡定部从上述第一片材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卡定于上述被卡定部, 该粘接装置具有位置调整机构(84、85),该位置调整机构能够调节上述被卡定部在上述卡定部的转动轨迹上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出部具有: 第一侧面(53B),其具有上述排出口,且与上述上辊的上述外周面相对;及 第二侧面(53C),其是相对于上述第一侧面而言处在与上述上辊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 上述第二侧面至少上部部分呈在进行粘接作业时随着朝向上述第一片材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去向下方倾斜的坡面状。7.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出部具有标记部(75),该标记部表示上述排出口的至少宽度方向中央的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出部具有标记部(75),该标记部表示上述排出口的至少宽度方向中央的位置。9.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粘接装置具有树脂构件(71),该树脂构件至少覆盖上述转动连结部的与上述支承构件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和上述支承部的与上述上辊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粘接装置具有树脂构件(71),该树脂构件至少覆盖上述转动连结部的与上述支承构件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和上述支承部的与上述上辊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粘接装置具有树脂构件(71),该树脂构件至少覆盖上述转动连结部的与上述支承构件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和上述支承部的与上述上辊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粘接装置具有树脂构件(71),该树脂构件至少覆盖上述转动连结部的与上述支承构件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和上述支承部的与上述上辊所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
【文档编号】A41H43/04GK105996267SQ201610178765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5日
【发明人】岩越弘恭, 梅田和俊, 村上健二, 柴田到, 皆川裕朗, 皆川裕一朗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