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失眠的足浴液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488278阅读:9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失眠的足浴液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失眠的足浴液,其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分:龙骨:20~35份;白蔻仁:5~8份;山栀子:8~12份;天竺黄:5~13份;黄莲:6~12份;竹茹:5~12份;橘络:8~12份;艾叶:8~15份;墨旱莲:7~10份;糯稻根:8~14份;代赭石10~18份;红参须:7~15份;淮小麦:8~12份;刺蒺藜:9~15份。本发明通过温和药物作用于足部皮肤、肌肉、关节,改善三者的代谢、强化其功能,并且通过皮肤对药物的吸收,通过经络将药力送达机体内部而发挥不同的作用,可有效改善睡眠不良、代谢紊乱、疲劳倦怠症状,适用于长期站立、久坐、长期精神紧张、经常熬夜工作者及老年人群。
【专利说明】
一种治疗失眠的足浴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用药物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失眠的足浴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人的双足具有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功能,每个人双脚上有60余个穴位,均与全身器官有相应关系。足浴可以促进人体脚部血液循环,达到改善脚部经络,促进人体健康的目的。足浴保健在今天更是蔚然成风,得到了更大的发展。随着药物副作用的增多和药源性疾病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人们更加崇尚自然保健法。足部区域是一个能反映全身信息的全息胚。由于足部血管神经分布密集,足三阴、三阳经在脚部相互贯通,通过经络系统与全身连通,所以说,脚部是人体信息相对集中的地方。各种生理病理的信息均可在足部显现出来。临床运用时,针对不同的病情,选择一定的反射区进行组合,可以调整相应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0003]其中,足部浸泡属于中医药外治法,它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中草药,利用药物浸液产生的蒸汽熏蒸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药液直接作用于人体皮肤或患处,具有疏通经络和调理气血,刺激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改善局部营养状况和调节全身各器官功能的作用,是中医治疗中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利用热水促进药物渗透进人体的作用,即可保证药物能通过脚部透达周身经络,又不会出现口服药物过量导致不良反应的情况。
[0004]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可继发于躯体因素、环境因素、神经精神疾病等。本症是因精神紧张、焦虑恐惧、担心失眠的所谓原发性失眠症。其症状特点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等。由于工作及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青、中年人出现睡眠障碍。长期睡眠不足容易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慢性胃炎、精神疾病等,并且容易出现衰老,免疫力下降,饮食失常,生理时钟紊乱,体力衰退,容易感冒,失眠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0005]作为绿色疗法的足浴疗法,由于其操作简单,方便舒适,效果显著,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中药足浴中药物的摄取和内服药物相比具有安全、舒适、方便、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如何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足浴液配方是关键。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提供一种缓解疲劳、改善睡眠、疏通经脉的足浴液及其制备工艺,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种治疗失眠的足浴液,其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分:
[0008]龙骨:20?35份;白蔻仁:5?8份;山栀子:8?12份;天竺黄:5?13份;黄莲:6?12份;竹茹:5?12份;橘络:8?12份;艾叶:8?15份;墨旱莲:7?10份;糯稻根:8?14份;代赭石10?18份;红参须:7?15份;淮小麦:8?12份;刺蒺藜:9?15份。
[0009]另一方案中,一种治疗失眠的足浴液,其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分:
[0010]龙骨:23?32份;白蔻仁:6?7份;山栀子:9?11份;天竺黄:6?12份;黄莲:7?11份;竹苑:6?11份;橘络:9?11份;艾叶:9?14份;墨旱莲:8?9份;糯稻根:9?12份;代赭石11?16份;红参须:8?14份;淮小麦:9?11份;刺蒺藜:10?12份。
[0011]一个优选方案中,其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分:
[0012]龙骨:30份;白蔻仁:6份;山栀子:10份;天竺黄:6份;黄莲:8份;竹苑:6份;橘络:10份;艾叶:10份;墨旱莲:8份;儒稻根:9份;代赭石12份;红参须:8份;淮小麦:9份;刺蔡藜:10份。
[0013]—种治疗失眠的足浴液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0014]①将龙骨、代赭石打碎,用纱布包裹,放入砂锅内,取干净萝卜切块,与药材一起加水煎煮;
[0015]②武火加热至沸腾,持续时间为80-90分钟,过滤得药液,余渣继续加水煎煮,混合两次所得药液;
[0016]③将山栀子、黄莲、竹茹、橘络、艾叶、淮小麦、刺蒺藜、洗净,除去杂质,先经过水蒸30-50分钟,然后取出放入砂锅内,加入4-6倍药材重量份的水,武火煎煮至沸腾,然后再加入墨旱莲、糯稻根、红参须,转文火煎20-30分钟,过滤后得药液;
[0017]④将白蔻仁、天竺黄放入研钵中,仔细研磨成细粉,过筛后与步骤②③中所得药液混合;
[0018]⑤将步骤④中得到的混合液,趁热倒入灭菌消毒的浴缸中,与40°c-50°c的浴水混合均匀,得到中药足浴液。
[0019]其中,所述步骤①中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6-8倍。
[0020]作为优选,所述步骤②余渣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3-5倍。
[0021 ]进一步,所述步骤②中余渣煮沸后持续时间为60-80分钟。
[0022]进一步,所述步骤④中筛子的目数为120-130目。
[0023]更进一步,所述步骤⑤中混合液与浴水的比例为1:15。
[002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足浴液通过温煦体表穴位,透达经络达到暖气血温经脉逐寒湿的作用;可健脾渗湿,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又可益心脾而宁心安神,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补养阴血,养心安神,对于阴虚血少之失眠多梦,心神不宁,头目眩晕等症有明显改善效果O
[0026]本发明通过温和药物,利用皮肤的御邪、分泌、吸收、渗透、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局部皮肤、肌肉、关节,改善三者的代谢、强化其功能,并且通过皮肤对药物的吸收,通过经络将药力送达机体内部而发挥不同的作用,并透过肌表祛邪外出,达到缓解疲劳、改善睡眠、疏通经脉、调理脏腑等保健作用。可有效改善睡眠不良、代谢紊乱、疲劳倦怠症状,适用长期精神紧张、睡眠质量差、熬夜工作者及老年人群。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失眠的足浴液及其制备方法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8]实施例1
[0029]一种治疗失眠的足浴液的组成如下:龙骨:20份;白蔻仁:5份;山栀子:8份;天竺黄:5份;黄莲:6份;竹茹:5份;橘络:8份;艾叶:8份;墨旱莲:7份;糯稻根:8份;代赭石10份;红参须:7份;淮小麦:8份;刺蒺藜:9份。
[0030]实施例2
[0031]一种治疗失眠的足浴液的组成如下:龙骨:35份;白蔻仁:8份;山栀子:12份;天竺黄:13份;黄莲:12份;竹苑:12份;橘络:12份;艾叶:15份;墨旱莲:10份;儒稻根:14份;代赭石:18份;红参须:15份;淮小麦:12份;刺蒺藜:15份。
[0032]实施例3
[0033]一种治疗失眠的足浴液的组成如下:龙骨:23份;白蔻仁:6份;山栀子:9份;天竺黄:6份;黄莲:7份;竹茹:6份;橘络:9份;艾叶:9份;墨旱莲:8份;糯稻根:9份;代赭石11份;红参须:8份;淮小麦:91份;刺蒺藜:102份。
[0034]实施例4
[0035]一种治疗失眠的足浴液的组成如下:龙骨:32份;白蔻仁:7份;山栀子:11份;天竺黄:12份;黄莲:11份;竹茹:11份;橘络:11份;艾叶:14份;墨旱莲:9份;糯稻根:12份;代赭石:16份;红参须:14份;淮小麦:11份;刺蒺藜:12份。
[0036]实施例5
[0037]一种治疗失眠的足浴液的组成如下:龙骨:30份;白蔻仁:6份;山栀子:10份;天竺黄:6份;黄莲:8份;竹茹:6份;橘络:10份;艾叶:10份;墨旱莲:8份;糯稻根:9份;代赭石12份;红参须:8份;淮小麦:9份;刺蒺藜:10份。
[0038]实施例6
[0039]—种治疗失眠的足浴液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0040]①龙骨30g、代赭石12g打碎,用纱布包裹,放入砂锅内,取干净萝卜15g切块,与药材一起加水煎煮;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6-8倍
[0041 ]②武火加热至沸腾,持续时间为80-90分钟,过滤得药液,余渣继续加水煎煮,混合两次所得药液;余渣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3-5倍;余渣煮沸后持续时间为60-80分钟;
[0042]③将山栀子10g、黄莲8g、竹茹6g、橘络10g、艾叶10g、淮小麦9g、刺蒺藜1g洗净,除去杂质,先经过水蒸30-50分钟,然后取出放入砂锅内,加入4-6倍药材重量份的水,武火煎煮至沸腾,然后再加入墨旱莲Sg、糯稻根9g、红参须Sg,转文火煎20-30分钟,过滤后得药液;
[0043]④将白蔻仁6g、天竺黄6g放入研钵中,仔细研磨成细粉,过120-130目筛后与步骤②③中所得药液混合;
[0044]⑤将步骤④中得到的混合液,趁热倒入灭菌消毒的浴缸中,与40°C-50°C的浴水混合均匀,混合液与浴水的比例为1: 15,得到中药足浴液。
[0045]实施例7
[0046]临床资料:
[0047]为证明本发明的具体疗效,列举以下使用人员的使用情况,使用方法为采用实施例6中的足浴液,单次以1: 15加水配以3L足浴液为一剂,每天泡足2剂,每剂I小时。
[0048]I)杨先生,男,43岁。疲惫乏力3月余就诊。操劳烦心,腰酸、颈部不适,易疲劳,干咳咽痒,舌质尖红,苔薄腻,脉细。
[0049]治疗方法:治拟补益为主,化湿为佐,扶正不助邪,祛邪不伤正,两全其美。
[0050]使用本足浴液泡足2个月[0051 ]治疗结果:精力体力渐渐恢复。
[0052] 2)王先生,男,41岁。每当被迫在压力之下抓紧工作之时,都会头疼不已。一天玩命的工作结束时,会感到腰背、脖子和肩膀的肌肉紧张发酸。虽然已经精疲力竭,却不能安然入睡。开始不断产生烦躁不安、怒气冲冲或沮丧抑郁的情绪,对付它的办法只有加快午餐时间、晚起床、休息几天、强制性地吃饭、喝酒和抽烟,甚至服药。
[°°53]治疗方法:足浴液2个月。
[0054]治疗结果:2个月之后,王先生对治疗程果很满意,睡眠、精神、状态明显优于以前。
[0055]3)陈某,女,42岁。疲劳乏力年余。患者平时工作繁忙,性格内向,一年前因与家人争吵后情志不爽,渐觉疲劳乏力、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发热、多汗、肌肉酸痛、困倦乏神、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寐不解乏。多方求治,查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尿、头颅CT、心电图、B超均无异常,服用中西药无数,效不佳。
[°°56]治疗方法:足浴液2个月。
[0057]治疗结果:2个月之后,精力体力和睡眠明显改善。
[0058]4)李某,女,52岁。入睡困难,纳可,二便调。其形体偏瘦,精神不振,面色无华。舌体尖红苔薄白,脉滑弦。
[0059]治疗方法:足浴液15天。
[0060]二诊:按方足浴半个月,睡眠有所改善,睡眠时间增加至4小时左右。舌体尖红苔薄白,脉滑弦。治疗初见成效,守方继续足浴。一月后随访,睡眠明显改善。
[0061]5)刘某,男,71岁,离休干部。患者自82年即出现睡眠不佳,常需服安眠药。现为失眠伴乏力、多汗,特请中医诊治。查舌质略红,苔薄白,脉细数。
[0062]治疗方法:足浴液6天。
[0063]二诊:上药6剂后,出汗已止,睡眠稍好,仍眠少神疲,倦怠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再足浴6剂。
[0064]三诊:精神体力改善,纳食增加,睡眠明显好转。效不更方,上方继足浴8剂。
[0065]四诊:睡眠良好,精神体力正常,纳食香,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继续足浴6剂巩固。
【主权项】
1.一种治疗失眠的足浴液,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分: 龙骨:20?35份;白蔻仁:5?8份;山栀子:8?12份;天竺黄:5?13份;黄莲:6?12份;竹茹:5?12份;橘络:8?12份;艾叶:8?15份;墨旱莲:7?10份;儒稻根:8?14份;代赭石10?18份;红参须:7?15份;淮小麦:8?12份;刺蒺藜:9?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失眠的足浴液,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分: 龙骨:23?32份;白蔻仁:6?7份;山栀子:9?11份;天竺黄:6?12份;黄莲:7?11份;竹茹:6?11份;橘络:9?11份;艾叶:9?14份;墨旱莲:8?9份;糯稻根:9?12份;代赭石11?16份;红参须:8?14份;淮小麦:9?11份;刺蒺藜:10?1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失眠的足浴液,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分: 龙骨:30份;白蔻仁:6份;山栀子:10份;天竺黄:6份;黄莲:8份;竹苑:6份;橘络:10份;艾叶:10份;墨旱莲:8份;儒稻根:9份;代赭石12份;红参须:8份;淮小麦:9份;刺蔡藜:10份。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治疗失眠的足浴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①将龙骨、代赭石打碎,用纱布包裹,放入砂锅内,取干净萝卜切块,与药材一起加水煎煮; ②武火加热至沸腾,持续时间为80-90分钟,过滤得药液,余渣继续加水煎煮,混合两次所得药液; ③将山栀子、黄莲、竹茹、橘络、艾叶、淮小麦、刺蒺藜、洗净,除去杂质,先经过水蒸30-50分钟,然后取出放入砂锅内,加入4-6倍药材重量份的水,武火煎煮至沸腾,然后再加入墨旱莲、糯稻根、红参须,转文火煎20-30分钟,过滤后得药液; ④将白蔻仁、天竺黄放入研钵中,仔细研磨成细粉,过筛后与步骤②③中所得药液混合; ⑤将步骤④中得到的混合液,趁热倒入灭菌消毒的浴缸中,与40°C_50°C的浴水混合均匀,得到中药足浴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失眠的足浴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①中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6-8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失眠的足浴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②余渣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3-5倍。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失眠的足浴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②中余渣煮沸后持续时间为60-80分钟。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失眠的足浴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④中筛子的目数为120-130目。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失眠的足浴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⑤中混合液与浴水的比例为I: 15。
【文档编号】A61P25/20GK105853880SQ201610283860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9日
【发明人】刘书元
【申请人】青岛源之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